突然很怀念以前考研和考雅思还有读书的时候,可以专心的做一件事的感觉真的很好。
当时还没有微信还没有广泛使用,交流大部分通过电话短信和QQ,而且QQ或许也只是晚自习后的集中回复,但是还能保持很好的关系和联系,因为大家上课都能看到彼此啊,有什么话马上就可以说了,懐かしい!有时间读书、学习、还有时间做自己爱好的事情,而且并不会觉得时间多么多么不够用。可现在总觉得好像除了看专业书以外的时间都没有(都是刷网页浪费掉了-.-)。
以前有什么事情一个电话就可以讲明白,或者约出来见面。可是有了微信之后,当这个原本只是加朋友的通讯工具被演变成一种具备联络功能的通讯工具,觉得一切都变了味道。发朋友圈担心被质疑;不及时回复也被扣上了各种帽子;想关心朋友又不知道对方现在在不在忙,什么时候回复所以时间轴都是不交叉的;所有的事情都通过微信来通知;如果想安静的做点事情关掉微信说不定又会错过什么事情;甚至微信的服务器down掉了都觉得好揪心,啊以后联系不上大家了怎么办?大家的通讯方式可都在这个app里啊。
可是电话才是那个通讯工具啊,而不应该是一个app。
你加的人甚至可能你都不知道对方的名字,或者加了之后不会再说一句话,永远停留在你们已经成为好友,可以聊天了这个状态。真的微信好友越多,就人缘越好么?这样所谓的人缘真的有意义吗。。。答案或许是有意义,可也变得更难交到真心的朋友。大多数人或许只会在有事情的时候联系你,然后大家都渐渐地变成了点赞和评论之交,真正的关心和交流反而变少了,因为你要分散时间给更多不同的人。
我妈也不是第一次教育我,让我不要在朋友圈乱发状态,但朋友圈本来的意义不就是记录生活,记录想法么。我也想当一个酷酷的不要不要的不管开心难过有任何事情都不会去在朋友圈记录的人,可记录本来是好事情啊,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大概就因为是朋友圈不都是朋友吧甚至不都是完全认识的人,或许是你同学介绍来问你问题的,或者是你想加对方问问题的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这也是为什么我还喜欢在人人网和ins上记录的原因,因为人少且都是认识的同学朋友,所以记录下来的心情也不会被觉得矫情,反正也不会有什么人看到。。。
打开手机的通讯录,可以电话沟通的其实还是那几个熟悉的人。即使点开微信,想打开聊天对话框的也是那十几个人而已啊。
朋友圈这个所谓的社交圈子还有各种公众号,既是一个消息传播的媒介,却也把时间和知识都碎片化,让你看似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却变得更加不完整。另外,要求把qq一直登录着来沟通工作,并且要秒回,在我看来也是种很低效的行为。
想做的事情就去做,不要磨磨唧唧的说来说去,有事为什么不电话,听到喜欢的人或者你的好朋友的声音多美好啊。关掉微信,手机会安静很多。读一本完整的书,静下心来去做点事情,或许会发现安静的世界简直美好到爆表,时间仿佛也多了很多,应该可以回到以前学习,读书,还有时间出去看风景、画画、听歌写字的日子。看到知乎上的苏菲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那些全才女是怎样在参与众多活动下生活学习的?”,她这样回答:【对时间有近乎苛刻的吝啬】--接地气点说就是“别整没用的!”。
觉得这个答案很有道理。以前也是24小时,现在也是24小时,却觉得从前比现在生活的充实的原因就是时间分配和耗费的问题了。虽然我不是全才女,或许也无法成为那么优秀的人,但是想回到以前充实的生活状态,或许从告别无效社交告别微信开始。
要朋友,不要朋友圈。我想要可以交心、触手可及的朋友,一起吃吃饭,说说话,走出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多好~!
当然现在微信作为一个沟通工具,也没办法完全放弃使用,只能从最大限度的减少使用做起啦。其实现在也更喜欢用qq,因为根本没人用qq找我啊....-。-欢迎你们在qq上找我
其实想这个问题也很久了,一直觉得不吐不快-。-或许还有逻辑漏洞吧-。-反正就酱紫了~口亨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我还是怀念学校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