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还得从前天我在一个学习型社群里发起的每日目标接龙活动开始说起,发起目标接龙活动的第二天就有五位同学积极参与并分享了各自的目标清单。一眼望去可以发现五位同学呈现清单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罗列框架式、另一种是使用高效的记录小程序橙子成长联盟应用"三件事",经由群里一位热心战友的推荐,第一次接触这个智能工具觉得很不错,随即就分享给好几个喜欢学习的朋友。作为一个发现新事物就欣喜若狂的我立即点开了应用记录了自己的三件事,可是一记录就发现只能写三件事,有趣的是每个框框里会有对应的重要提示:
首先从对比图(图2)乍一看粗略分析"三件事"目标记录软件与自拟格式的体验感对比:
三件事: 高效省时、便捷、指引清晰、操作简单、界面好看、有数据记录、有仪式感...
自拟格式:如果要排版好看需要费一些时间、便捷、灵活度高、操作简单、界面朴素、无法做年度汇总数据...
相信用过的朋友都可以从产品界面、功能还有小标语感受到研发该应用的产品经理对人性需求的洞察、人的特性、行为习惯以及对喜好的把握足够精准。让人第一次使用就忍不住自动分享给身边的人,秒变一个行走在朋友圈里的活广告。对于之前像我这类型没有每日设定目标习惯的用户,这简直就是神器。也正是因为它的优秀,优秀到让我们自动忘记还有另外一个思维工具:批判性思维。
三件事无疑是一个好产品,但我们再仔细思考一下我们的初衷是什么呢?
是为了体验好的产品还是完成目标呢?
是为了完成目标还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那成为更好的自己先决条件是什么呢?
是不断的迭代更新,而迭代又是什么?
迭代是升级,而升级又是为了什么呢?
升级是为了发展,而要发展就要创造。
纵观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无疑是创新强国,而创新强国赚的是新产品的使用者收益,比如微软的比尔·盖茨和苹果的乔布斯就赚的盆满钵满。因此产品设计是否戳到用户痛点就尤为重要了。作为深处高速发展的时代宠儿当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了解并运用最新的智能工具,但运用工具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我们的本质目标。
从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自拟目标框的同学内容较多,而使用三件事记录的则比较局限。当然我不否认专注力的重要性,但在我的目标里大方向是了解规律并得以运用做职业生涯咨询师,而过程中的小目标在我看来是目标分解的任务,如果目标(方向)太多会导致方向不明确,但大方向目标就一个,所有的任务则都是为了围绕着如何实现这个大目标。
我记得得到专栏的李笑来老师曾经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理念,我们是愿意先做难的再做简单的,还是愿意做简单的再做难得呢?套用老师的话,如果每天习惯性多挑战几个任务,那么再做一个任务还难吗?
如此可见,每天不断的提醒自己区分目标和任务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三件事"里的第一个重要小提示:"想想每件事是否与人生目标相关?"给我的启发。如果却少了自问自答的环节,我们容易陷入无意识状态,继而填写了今天要做的事而不是围绕着终极目标要做的最重要的事。
当人们依赖上便捷软件的时候,就容易失去创新能力,一天或者两天并不会产生什么变化,养成一个新习惯每天只需重复一小会足矣。如果没有批判,我们会习惯于填写软件设置的框框,几年后随着科技的提升我们就会逐渐习惯于按照各种新工具的方式操作,用工具满足快、用便捷满足懒、用习惯浇灭创新,这些背后的思考难道不比体验软件本身更值得重视吗?形象一点的描述就好比大部分使用阿里巴巴的商家不会去思考如何创造阿里巴巴、支护宝、天猫、淘宝等平台,忽略思考背后的行为只会增加被平台当做韭菜的风险,会不断的被平台所制定的规则牵着走,而往往最值得商家重视的是如何通过用户的反馈,不断的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团队竞争力为用户创造出超级体验,只要方向对了,其他一切辅助工具都是加分项。反之方向不对,则容易被工具主导。
换到个体则是不断的通过迭代将自己升级成快速进化的新物种。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创新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代表着各种可能性,尤其在人工智能的时代,创新更是一种稀缺能力。
✨(彩蛋) 那可能有同学想问:
"斑比斑比如果又想体验好产品(比如神器:三件事)又要满足创新该怎么办呢?"
答:那就从你罗列的任务里面挑出三件最重要的放在三件事里啊,同时自己也自制一份拓展清单,把一天下来深度思考的结论贴在三件事里,这样又可以美观有数据还能突出重点,当然最重要的是不偏离目标精准分解任务。
✨今日的小妙招有没有'✔get'到呢?
以上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得罪欢迎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