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材料是一种载体,可以承载教育者的理念和想法。】
今天的乐高活动,老师跟孩子们说:咱们来玩个游戏吧!
合作的游戏。
以前天鹅组的乐高活动,都会渗透合作在里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逐步提升合作的效率和深度。
大家跃跃欲试,老师把孩子进行分组,4个孩子分为一组。
【以前经常会两人或者三人一组,每组人数越多,合作难度其实会越高,因为人越多,意见通常越难统一,而且,人越多,容易有人被忽略】
环节一:选队长
老师说,每组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一位队长,哪队先选出来,就先来领取材料?
有的孩子选自己,有的孩子听到选队长,就把手指向另一个小朋友。这个过程,仔细观察,会发现许多:孩子的自我认知;真实诉求表达的方式。
【作为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的观察,不应作为对孩子的评价,而是作为日常观察的一种积累。】
一队相对很快完成(后文称A队),选了年龄较小平时拼搭乐高比较有经验的小朋友为队长。
另一队出现了一些状况(后文称B队),分歧较大,这时有位组员有了情绪,在旁边不参与投票了。
老师请A队队长领取材料,他们很快选择了指定数量的乐高材料,先取的优势就是可以优先选择搭建游乐场的特定部件。
B队组员有点着急,但是没有互相指责。刚才有情绪的组员一看,没有任何提醒,也马上回到队伍里,很快参与选举,队长也应运而生。
【商讨计划】
两队速度旗鼓相当,在计划时,很多时候是由队长或者其中一个孩子提出意见。老师提醒:请让每位组员了解计划,并做好任务分配。
组长开始分配任务。
【实施】
A队组员拿到材料后,很快开始搭,组员也基本是按照计划中的分配合作,每人都有参与进来。
B队计划主题是"过山车",可是在拼的时候,组员有两位是偏离主题的。
老师提醒组长:你去看看,大家是按照计划在拼的吗?是拼的过山车的一部分吗?"
组长请大家停下来,重新请大家确认刚才的任务分配。组员很配合,马上开始按照计划分工。
在拼的过程中,这组组长开始对其中一名组员拼搭提出意见,说组员不该这样拼,组员不太配合。
老师提示:怎样表达,组员会配合?
组长改换方式,语气也有变化,:xxx,你可以把这个拼低一点吗?
组员欣然接受。
后面也很有意思,B组接连有两名组员主动向组长寻求帮助:
"xxx,这里我拼不好,可以帮忙吗!"
"我这里还差一个部件,你可以帮我一下吗?"
组长很快回应,给予帮助,气氛非常融洽。
【给队长打分】
各组作品呈现完毕,请组员给组长打分,每组组长都获得组员的高分。
老师请组员发言,你觉得组长很好,好在哪些地方?
B组组长获得了很多赞誉,组员回答好评的理由也是有理有据。
有老师意料中的回答,更有意料之外的……
期待下次的合作游戏……
思考:
回顾整个过程,有很多地方,值得思考
1、B组那位开始有情绪的队员,在后面拼的过程中,不止一次的说,A组拿到的游乐场特定材料多些!
为什么唯独这位小朋友表现出很明显的对这一点的关注。内外想法是什么?有一些自责,还是觉得不公平?这个需要确认。
2.这批孩子前期经过不止一次的合作拼搭,才会在40分钟时间内完成以上过程,选队长-计划-实施,这样的合作意识对于孩子以后的人生旅程会留下怎样的烙印?
当然,在二次课时,有作品讲述和反思。
3.leader,还有团队的普通一员。每个人都会有成为leader的机会,在组员身份时,会不会因为曾经的leader经历而变的更配合和合作?
4.一个都不能少原则,只有参与了,有贡献感,才能最大发挥团队力量,个人才会有价值感和存在感,团队也会更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