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儿童阅读推广人王林给《阅读的力量》这本书作序时写道:语文教师工作目标就是鼓励自由阅读而且落实。
陈琴书中说“有几本垫底的书,可以令你有目视前方的高度。”
所以,做为语文老师更需要读书。因为教师要多读书,才有活水奔腾来。一个读书的老师,才能对文本有独到的解读,教学才能体现新课改精神;一个有深厚语文功底的教师,才能够把握教学规律,才能在万花筒样的语文教学改革面前坚守自我,不会迷失。
书填一室,解夏日烦躁
我深知自己的差距,为此,我也在日夜读书,现在将七月份读书内容做一梳理:
《小王子》
这是法国当代一部有名的童话——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为大人们写的童话故事”。
圣·埃克苏佩里在这部童话小说里,通过一颗小星球上的一个小王子旅行宇宙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类“童年”消逝的无限感叹。作品通过这个小王子的经历,阐述了对社会上不同类型的大人的看法和批评,提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作者特别借小王子之口赞颂了情谊和友爱,希望人们要发展友情,相互热爱。在作者看来,爱就要像小王子住的星球上的火山一样炽热,友情就要像小王子那样兢兢业业为玫瑰花铲除恶草。
小王子的哲思语言也影响着我与我两个女儿的生活,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宽度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改变。
《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
这是蒋 军晶老师的一本有关群文阅读教学的书。书中讲析了什么是群文阅读的定义,意义,形成与实践。其中第二章文体与群文阅读部分,分别从神话、童话、散文、儿童诗、小说、寓言、知识性文本来阐述如何把群文阅读具体可行的落实到我们的课堂,具有实际的操作性。不同文体在教学时抓的重点不一样。例如:抓住矛盾读懂诗歌,利用反复结构教童话,追索原意教散文等。
王荣生教授说:蒋军晶老师倡导和实践的群文阅读,有育人情怀,有可据理论,有自编教材,有具体的操作办法,有多种体裁的示范课例,并辅之以现身说法,上下贯通、脚踏实地,这种“真干事”的做派,深得吾心、令人敬佩。蒋老师这本书倡导的群文阅读,就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建立阅读优势的方法之一。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三种阅读形态: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三者之间,相互无法替代。群文阅读让课内大量阅读有了实施路径。
在这本书的影响下,我也在 积极探究现代诗歌的群文阅读课的方法,希望能在开学后很好的运用在教学上。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十四讲》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十四讲》是一本质朴和温暖的书,它不仅用高蹈云端的思想理念指导唤醒读者,它还为读者指出了一条脚下的路,让我们抵达自己的理想。
例如程红兵老师提倡教师要有文化自觉,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体现文化自觉呢?他告诉大家要上好“五实”的课,即“扎实有意义的课,充实有效率的课,丰实有生成的课,平实常态的课和真实有待提升的课”。
再如李海林教授的教师二次成长论,他告诉大家一个优秀教师至少需要两次专业成长,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长,接着他又告诉大家:读书是二次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师要用理论打开自己;教学反思是二次成长的关键,教学反思有普通的、更有效的、更专业的、较高级的和最高级五个层次;课例研讨是二次成长的最有效途径,要采用逆程序评课流程;参加研讨会是二次成长的重要契机;论著是二次成长的关键一跃。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十四讲》这本书却不仅用前瞻性的理念为众多教师描述了一幅宏伟的教育改革蓝图和专业成长的美好愿景,而且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为大家敞现了一条形塑自我、蜕变自我的温暖素朴之路。我希望自己未来三年的名师之路能够走的更稳,更远。
《享受语文课堂》
黄厚江老师是全国知名语文特级教师,他创的“本色语文”作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种实践和理论,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黄厚江本色语文的核心纲领“把语文当语文教,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语文课应该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提高为目的。语文课有着非常大的教学空间,但必须‘以语言为核心’”。
黄厚江老师说:“教材的处理,必须坚持‘用教材教’和‘教教材’的统一”。语文教材可以源源不断为我们提供写作素材,行文技法,指导我们拟题、构思和表达。
其中最让我受益的是一篇文章的整合策略,一句话,一个文段,一个知识点的整合,实在是为我开解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效果求取的方法。
《可惜风流总闲却-语之可-01》
此书兼具史料性、思想性、文学性的历史文化大散文。 其中余秋雨、梁衡、唐师曾……名家名篇,“文史之旨趣,家国之气象”。在历史的省思中关注人文情怀,以思想力澄明未来。 既有学者的深邃思想,旨要高迈、洋溢着天赋和洞见;又有文人的高格境界,灵动优美、感动人心。
这本书还在阅读中。
七月份,自己的读书不算太多,读的也不精致。但是,我相信只有大量的阅读,输入才能更明确的输出。因为读书是教育之根。语文教师作为又一种文化载体,要更具有文化意识、文化视野和文化阐释能力等文化底蕴。所以,就多读起来吧。
师先行,才能动其生
教学生做有思想的芦苇,启迪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朱永新先生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学生的精神成长。
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先生和温儒敏先生有更为明确、直接的表述:
“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钱理群)。
“阅读最接近教育的本质,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语文教育之本”(温儒敏)。
这么多的专家都在一致强调学生要多读书,读书好。但是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做一个有想法的学生。做一个带着思想读书的学生,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收获。
比如读《老人与海》的结局与《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成功走出荒岛又返回的结局?
比如读《骆驼祥子》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为梦想努力的祥子?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会喜爱保尔这一人物形象?
比如读《西游记》,三个徒弟到底有什么寓意?
比如读《格列夫游记》为什么马国生活是作者的最爱?
比如读《城南旧事》《朝花夕拾》里孩子的眼睛里的世界与大人的不同?
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我们该如何去整合我们的知识呢?而没有思想的阅读也只是泛阅读,根本无法解决阅读到写作的实质问题。但是,一切的先行都需要学生大量的阅读,先是输入的厚度才能有输出的宽度。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叶君先生曾经说“中小学语文老师的素养往往决定着一个孩子一生的文学品味和情怀,而等到大学再来培养,已经为时已晚矣。”
叶君先生的这句话,让我感觉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身上沉甸甸的责任,所以,我必须要用多读书,不断地补充活水,来带动孩子们对阅读的喜爱,对语文的热爱,用文字让他们的生命也变得高雅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