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经过半,细数一下我都成就了哪些事件呢?
发表&平台公开分享
人物专访8篇
历史人物写作15篇
公众人物写作1篇
一月主人笑几回
001 人物专访,发表两篇,一篇被剽悍江湖转载;另一篇采访社会人士人物故事被上海团委书记转载,阅读量突破3500+,收到陌生读者的打赏;
002 小灶五班采访主持两场;
003 读书营《精进》逐字稿6000字完稿;
004 小灶五班清单体最佳推荐语的写作,让我每天对自己的要求是必须读书,必须不能重复自己出现过文字和观点,实现了用输出倒逼输入的转变。
005与家人的相处和谐。
草长莺飞二月天
001 完成人物专访两篇,因此与被采访的老铁建立了更加深厚的友谊;
002 过年回家看望了家里的亲人,并且发公号文感谢亲人曾经给予我的爱,结果让我的七大姑八大姨们泪珠滚滚落。这让我有一种连接亲情纽带的自豪感。
003 回夫家陪伴在医院里的公婆,为他们做饭吃,使婆媳关系更加稳固。
三月江城柳絮飞
001 人物专访柳絮在剽悍江湖原创首发。这是我的里程碑式的进步,就像一阵强心剂,让我坚定了继续写作下去的决心。
002 公众号发表《伊丽莎白二世》人物故事,喜欢这篇文章的读者从8岁到80岁的都有。
003 公公去世,在奔丧的过程中,坚持把《好好学习》12节拆书课程上完。第一次做老师,实现了以教为学的转折,比自己单独看书进步的距离是一日千里。
因为我站在高于平时两个维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
因为每天给学员点评作业,我不仅提升了思维和写作能力,更使TA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获得了双赢。
正应了读书营牛牛副营长说过的一句话:“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TA得到了反馈。”
哪怕是夫妻相处,有一方在表达的时候,你最好陪上一起练练嘴。无论说什么都可以,对方只是需要你的反馈,即使是吵嘴热闹好过冷场。
在课程结束了以后,一对一的咨询中,有一个学员在为考研还是升职中纠结。
我以蒋昌建老师考研的例子,逐一分析,让她把考研和升职的对立思维转向双赢的模式去思考。令她豁然开朗,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能够帮助他人解决实际困难,这是做老师的经历带给我的成就感。
004发表公号文纪念公公的生平,使得夫家的两位姐姐把我当做了妹妹,而不是弟妹。
005读书营主题营写作最佳推荐语9篇,并且支援外连写作最佳推荐语8篇。
006 拉丁舞《女人花》的套路练熟,不知不觉中,镜中的那个女人,虽然没有前凸但是已经有了后翘。
从前看,体型姿态变得挺拔周正;侧面看,腿部线条笔直健美;从上看,目光有力而温柔。
四月人间芳菲尽
001 人物专访蜗牛剽悍江湖原创首发,另一篇波力专访被剽悍江湖转载。
002参加践行者大会,和老铁们面基。见到了大晶连长,拥抱到了一个有智慧的女人;让我感叹年轻睿智、貌美如花原来就是大晶的模样。看见了媛媛在台上的演讲风采,非常震撼。
当台上中场休息的文艺表演开始之时,心想如果也能在极致践行者的舞台上为大家表演拉丁舞,那将是一种何等的荣耀!
所以,每次在上课的时候都当着要上台的样子,非常刻苦的练习。拉丁舞的动作一旦练习到位,5分钟就会汗流浃背,一个半小时下来,我流出来的汗是和老师一样多的。
今年5月14日挽救了全体机组人员性命的川行机长刘传健,他能够临危不惧力挽狂澜就是平时把每一次飞行当做战斗任务来执行的结果。
刻意练习也是一种习惯。
003 受邀为孩子学校十四岁生日主题创作小品剧本。通过这次创作过程,收获最大的是和老师们达成了家校配合的默契,发现了作为一个母亲忽略的教育漏洞,让我及时得到了纠正。而且和老师的关系升级为朋友的高度。
五月榴花照眼明
001 《明朝那些事儿》十五个人物故事创作完成,合计十六节课程每天7:10的直播准时完成,学员们每天在上班或是吃早餐的路上,可以听到优美的历史人物故事。并且反馈说,我的课程让她爱上了历史,这是身为高中班主任的历史老师都无法做到的;还有听我讲了马皇后的故事,改善了夫妻关系,使家庭氛围变得融洽,这个收获是我的意外之喜。
002 修改《明朝那些事儿》的人物故事,计划7月在剽悍江湖与大家分享。
003 拉丁舞伦巴《女人花》开始登台表演的排练。
004 身上已经没有一块多余的肉。
005 孩子学校小品演出非常成功。
一年已经快过去一半了,有时候也会感到力不从心,但是我不能停下奔跑的步伐,因为余生不长。
毕竟西湖六月中
六月的每天和家人一起收听剽悍晨读。
因为儿子很难叫醒,我就打开剽悍晨读的语音。当儿子听到那一句:“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就会腾空而起床,比旋风还快。
孩子在期末区统考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明年的中考自招打下了半个基础。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自信回来了。
六月的人物专访写作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和进步。
6月11日复盘登上了猫叔公号。
因为4月份奕晴给我提了一个建议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方方姐,你的文字太朵娘了。人家记住了你写的人物,却没有记住你,你完全还可以更好。”
我被戳心了。
我一直在刻意模仿朵娘,但是却写得很别扭。应了齐白石的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于是5月份我停了下来去写历史人物故事,这是我喜欢的领域,我想可以有所改变。
因为只要把明朝里的故事一一呈现给读者就好,无需模仿,无需伪装。
历史人物写完了。
再回头写人物专访,我仍然没有找到自己,彷徨无措手脚无处安放的时候,想到了我的连长,便去找了大晶。
她给我提了四个问题:
001 哪方面不足?
002为什么觉得不想写?
003 之前出现过这个情况吗?
004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我反思了一下在心里回答:
001 构思能力不足
002 没有构思就无从下手
003 之前也出现过写不下去的情况,词穷力竭的感觉
004 要对得起被采访者的信任,一定要让他们红
6月26日发表剽悍江湖的野小合专访我就采用了以下策略:
001 构思从被采访者的发光点去布局
002 和她正在从事的工作入手去宣传
003 能为她的工作带来价值的着重描写
004 专注写好一个点,围点打援
005 特别特别爱你的被访者
当你对受访者就像恋爱对象一样的时候,你满脑子都是TA的优点,灵感也会向火山一样喷发。
就是带着这种热爱的情绪我完成了野小合的专访写作。
当我把稿件发给朵娘的时候,她表扬了我:“总体构思是很棒的”。
运用以上策略,人物专访写作已经不再是绞尽脑汁的事儿,而是变得轻松了起来。
以前发表的文章基本上都要修改七、八稿,这篇只写了四稿。周期明显变短,精力花费显著变少。
当时改稿改得恨不得把头发拔光,好让自己聪明点儿。现在回顾真是庆幸,还好没有放弃!
再问一下为什么说是里程碑式的进步?
因为我找到了写作人物专访的底层规律,一个好的构思就是这个人物的灵魂。正如朵娘常给我提的意见,要写出人物的精气神儿。
读者的品味远远高出个人的想象,就在文章发表不到24小时阅读量已经突破4000。这是我发表平台的文章有史以来最高的一次点击量。
读者从00后到中老年,他们还给我发来了反馈。
在校大学生:“小姐姐好厉害,阿姨的文字好温暖好诗意。”
初中语文老师:“写得很好,运笔如行云流水。着墨不多,人物却栩栩如生。”
高中同学:“我的原单位倒闭换了新工作,人至中年又从零开始。你的采访细致入微,正好引领彷徨的我前进,我要坚持。”
而且,在第二天早上,我就为野小合链接到了两个客户,TA们正好在为自己的活动宣传找文案。
我实现了为受访者宣传的目标,让她的价值得到了发挥,链接了供与求的市场关系。
是为我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纪念。
2018年,我仍然很平凡,但是坚决不平庸。因为在读书营的这个大家庭里,时时都有我出发的动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我的一个小目标。
在今年剩下的六个月,我选择继续狂奔,用一个战士的精气神儿去链接被采访者的灵魂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