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矜持365日写作计划第44天的内容
在APP单读上发现一首很好的诗,很像分享给大家:
夜莺颂 - 济慈(查良铮译)
我的心疼痛,我感到昏昏欲睡,麻木不仁,
好像是饮过毒鸩,
又像是刚刚吞服过鸦片,
开始沉向冥府的忘川。
这并非我对你的福气有所妒嫉,
而是你的欢乐使我过度欣喜——
你呀,羽翼翩翩的树精,
在山毛榉的绿叶与荫影之中,
在那歌声悠扬的地点,
你舒展了喉咙,歌唱着夏天。
啊,但愿有一口美酒,
一口曾在地窖冷藏多年的美酒!
人一尝就会想到花神,想到葱绿的酒乡,
想起舞蹈、恋歌和丰收季节的欢狂。
啊,要是那杯酒带有南国的热气,
红如人面,充满灵感之泉的真味,
珍珠的泡沫在杯沿浮动,
能把嘴唇染得绯红,
我就会一饮而尽,悄然离开尘寰,
随你隐没在幽暗的林间。
远远地隐没,消失,并且忘记
你在林间从不知晓的东西,
忘记这里的厌倦、焦虑和烦躁不安。
这里,人们坐在一起长吁短叹;
这里,老年瘫痪了,只剩得几根白发摇晃,
青年也变得苍白,瘦削,以至死亡;
这里,人们一思想就感到伤悲,
就会绝望得两眼铅灰;
这里,美人的双眸难以保持明丽,
新生的爱情第二天就会凋敝。
飞去,飞去,我要向你飞去,
不是与酒神同驾豹车而去,
而是乘坐诗神的无形的双翼,
尽管这头脑恁地迟钝、团惑和呆滞。
啊,此刻我终于和你在一起了;
夜,是这般地柔和,
也许月后已经登上宝座,众星正在四周守望,
但是,这里却没有光亮,
除了几丝天光,随风穿过窗枝的隙缝,
穿过绿叶的荫影和苔藓的曲径。
我看不清什么花儿在我脚下,也望不见什么花儿在枝头挂,
但是,在温馨的黑夜,我却能猜想这个季节的每一种芬芳,
那就该有香草、灌木和野果树的花。
有山楂和野玫瑰的花,
还有早谢的紫罗兰为绿叶遮盖,
还有麝香蔷薇即将盛开——
那种蔷薇是五月中旬的骄儿,流露着酒香,
它是夏夜蚊蝇飞鸣的地方。
我在黑暗中倾听你的歌声,
我多次想到死亡,他可以给人安宁。
我在诗歌里亲昵地向他呼唤,
求他把我的生命化为青烟。
现在我越发感到死亡的富丽,
想在午夜安然地与世别离,
但此刻你却以如此的狂喜
倾吐着你的胸臆,
你将永远歌唱不息,
我死了就不会再听见你——
你将唱给一堆草泥。
永生的灵鸟!你不会死掉,
贪馋的时间不能把你踩倒。
我今晚听到的声音,
也曾为古代的帝王和庶民喜听乐闻;
这同样的歌声也许增添过露丝的乡愁,
使她站在异邦的谷田里热泪直流,
这歌声还常把神异的古堡迷住,
迷住被幽禁在里面的年轻公主,
她伫立窗旁,凝视着大海的惊涛骇浪,
孤寂的仙境使她闷得心慌。
孤寂!这个词儿好似一声钟响,
使我又回到我独自站立的地方。
别了!幻想这个妖精虽能把人欺骗,
但并不像盛传的那样灵验。
别了!别了!你如泣如诉的歌声逐渐飞逝,
越过附近的草地,越过平静的小溪,越过山坡;
这个时候它又隐没在另一个山沟。
这是幻觉,还是梦?
歌声远了——我是在睡,还是醒?
约翰·济慈( John·Keats ,1795 年 10 月 31 日 — 1821 年 2 月 23 日),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杰出的英国诗人,浪漫派的主要成员。济慈才华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但他去世时年仅25岁。济慈被人们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他的诗被认为完美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
《夜莺颂》是一首济慈写给恋人芬妮·布朗妮的情诗。1818年年底,23岁的济慈结识了他的邻居芬妮·布朗妮小姐。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诗人坐在布朗妮家中花园的梅树下,听到夜莺的啼声后,不禁心旷神怡,诗兴勃发,不到三个小时,一气呵成。
Ode to a Nightingale 由英国作曲家马克·布拉德肖( Mark Bradshaw )作曲,《明亮的星》的配乐由他一手包办。这首歌中,大提琴与济慈的诗堪称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