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老师在得到专栏——超级个体里和我们聊过两天关于梦想的话题,给我们许多风风火火、义无反顾系上梦想的头巾就往前冲的人一个冷静思考的角度:梦想真的如它表面看上去那样积极正能量、纯洁无公害吗?
古典老师:梦想是个好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一个。
我们歌颂了几个世纪的梦想,自然有它存在的必要和不可替代的角色效用。但我们今天要谈的恰是这枚硬币的反面。
对梦想太乐观的心态是怎样妨碍你前进的?
—01—
降低行动力
我们对梦想的构想往往会在脑中勾勒出场景化的幻想,脑海中呈现的面向未来的美好假象。这种美好不知不觉地在我们内心产生满足感,看起来这些来自梦想的美好在当下满足了我们某个层次的需要,实则虚耗了有限的动力。
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你特别想做一件从未做过且曾经不敢做的事,你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做,会有一个声音对你说做吧,那么事情应该是这样发展的……内心经历了完成这件事所要面临的一切感受和情绪,从紧张不安到最终突破自我和外界阻碍,你满心欢喜地享受着幻想带来的满足感。其中经历的紧张、纠结和兴奋都消耗了你太多的勇气和行动力,当你回过神,你真的还有勇气去完成幻想中的第一步吗?那个机会,它还在面前吗?
—02—
忽略现实障碍
乐观的幻想让我们专注于美好,却忽略了现实和障碍,它的影响无声无息却又深刻且致命。
面对一件事情时,过于乐观的人都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只看到好一面,对于反面因素自动屏蔽。
生活教会我们的乐观不是只看好的一面,抛开一切负面事物,而是在洞察了整个社会系统以后,有了辨别善恶的能力,并且能够为自己找到一个生存方式。
—03—拿什么支撑梦想更重要
心理学上:看见就是改变的开始;古典老师:行动才是改变的抵达。
的确,梦想是个好东西;只不过单单有梦想,大概会死的很惨。单纯的梦想对于现实,就好像韩剧对于爱情,鸡汤对于事业。你说那是态度,但亲爱的那可能不是乐观而是naive,不是勇敢而是犯傻。
高中的时候,我问一个朋友:你的梦想是什么?她说:我没有梦想,但是我很努力。其实没有错,在那个念书为大的阶段,梦想不就是成长吗?梦想其实一直在那里,你可以暂时安放及时起航,也可以背上它出走上路,然而梦想背后的实力和坚持行动,才是梦想成真的理由。
梦想的正确打开方式——心理比对
—01—
什么是心理比对
厄廷根在她的著作《WOOP思维心理学》中对梦想障碍的评估实验里提出四种情况:乐观幻想、消极现实、心理比对和逆序比对。
古典:积极期待+现实障碍=心理比对
心理比对即是对一个梦想既抱有积极期待也能同现实障碍相权衡的行为。它会让梦想家作一个“优雅的理性乐观派”。
—02—
心理对比解决的两个问题
1.三分钟热度
三分钟热度的人,首先是对自己有与现实不符的期待,再者是对于未来有过高的预期。这类人没有真正思考过趋势、时势和资源,还有,不够了解自己。因此,心理比对在此起着判断梦想与自身匹配度的作用。
2.光想不动
身边最不乏的就是有思路无行动的人吧,自己也常常就不知不觉掉进这个再明显不过的怪圈。
网络上流行一句话:成功的道路上一点也不拥挤,因为坚持下去的人总在少数。比如订阅古典老师专栏学习的有五万人,会打开阅读的有65%,留言回答思考问题的有2%,留言后开始行动或转述的有0.7%,持续行动到改变的大概有33个人。
行动力,不,坚持行动力一直是最简单的淘汰制,也是最主要的淘汰方式。
—03—
可执行的WOOP策略
W:wish 我的愿望是什么?
O:outcome 完成这件事我可以收获什么?
O:obstacle 完成这件事我可能遇到什么障碍或问题?
P:plan 如果遇到上面预见的障碍,我要采取什么措施?(实施计划)
下一次,遇到定计划,思考梦想的时候,记得问问自己上面四个问题。
通过这四个问题对自己的“梦想”进行心理比对,在出发之前,认清道路也认清自己。
愿我们都怀揣梦想,带着身体和灵魂一起上路,始终勇敢,始终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