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我泪流满面
谁都不能触及那些汹涌
我们什么都不懂
却感染瞬息的笑容”
——张怡薇《梦醒》
书中太过精细的文字,却一点一点的将所有青春里的挣扎和思考拢聚成一首又一首的诗,其中蕴含的深沉和痛苦是属于那个年龄独有,大人无法企及的地方。
我们曾经都处在那个年龄,自以为成长的叛逆着。
六年级毕业的我才只有146高,被老师带着参观即将就读的初中,心里想的是我还这么小,身高长相一点也不像初中生。
直到穿着校服坐在课桌前,课间听着周围已经熟络打闹着的声音,我还不能接受我初中生这个身份,但更多的是不安。为什么他们这么快就能打成一片,明明之前谁也不认识谁。
我开始感受到孤独,喧闹之中尴尬又难堪的孤独,坐立不安的我拿着书本掩饰这份孤独。同学偶尔调笑到:“哇,你怎么下课还这么认真看书啊,好学生就是不一样。”我讷讷不言,不懂怎么表达。
慢慢的,我也终于有了我自己的小伙伴,好姐妹。我们课间相约一起去上厕所,放学一同回家,走在路上嘻笑打闹,旁若无人的大笑。我很开心,终于不用再忍受漫长的课间。
只是,我不太习惯她们开口闭口X你妈,也不太喜欢上体育课我在前头急得不行回头她们还在慢悠悠故意迟到然后被体育老师点名批评,也不习惯她们打破规则的张扬。我颤颤的帮她们作弊,我颤颤的迟到早退,我颤颤的周末出去唱歌晚归。在她们的欢乐中,我总可以感觉到自己惶惶的不安,格格不入是整个初中时期我感觉最强烈的词。
可是,我害怕独自一人的尴尬,我也深信这是我要坚持的友谊。
事情似乎有点失去控制,我们逃课了,而我作为班长,班主任特别的生气。我手中有全班人的联络方式,以往联络家长这都是我的工作,那天依旧是,只不过其中包括了我自己的家长。
爸爸第一次因为这样的理由来到学校,因为他一直以来以为乖巧懂事的女儿逃课了。我低着头站在一群人中间不敢直视爸爸的眼睛,爸爸进来办公室后也没有和我说过话,之后,和班主任谈了很久。
回家之后,爸爸妈妈都等着我,沉默的氛围几乎要将我逼得无法呼吸,我曾经是他们的骄傲。
尽管氛围压抑,可是爸爸的教育方针从来是道理摆第一,非常严重的时候才会出手,反正我整个人生记忆里,爸爸只动过两次手,我一次,哥哥一次。
“以后别再和她们一起,好好读书。”爸爸心平气和的说。
可是,这个却点燃了我。那时的我像母鸡一般捍卫着自以为的精神世界:“她们是我的朋友。”
我从来没有顶撞过,这一次的反驳也那样的单薄,甚至音调都不高。我感觉得到自己颤抖的双手和澎湃的内心。我在坚持我的友谊。这一种崇高的情绪充斥着我的大脑。
“她们会影响你的学习。”
一种“你们根本不懂我”和无法交流的感觉强烈的出现。我心想:“学习就是一切吗?在你们眼里就只有学习。”我没有再反驳,可是哭得汹涌。
之后,我依旧和她们一起。
中考前一段时间,初三已经停课,老师只指导不上课,教室里不是自习的安静,而是闹哄哄的,部分想自习的同学都跑到走廊角落的实验室去。我留在教室,我最喜欢的数学老师走到我的桌前,用那特制的巨大三角尺用力的敲着我的桌子,生气的说:“你应该去那间教室,不应该待在这里。”
我很愕然,一股委屈涌上来,于是愤而起身,去实验室。可是,更让我愕然的是班主任过来了,语重心长的说:“数学老师他是为你好,他对你期望很高,不忍心看你那样。”我当然知道,他可是我最喜欢的老师啊。他拿着三角尺再一次跑到实验室来找我,温柔的说:“你不能再这样下去。我刚才吼你是为你好。”我点点头。
中考前的最后一次月考,我退步了,不再是前三,而是班级第七。班主任念到我的名次时特意停顿了一下,看着我,全班的同学也看着我。我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眼珠也不敢转,承受着当时这种万箭穿心的瞩目。
当天的三好学生投票我也落选了。班主任,我最喜欢的数学老师,我的爸妈,所有人都对我失望了。
中考来临,我在一种无谓的孤独中完成,甚至没有检查,写完就挥动着草稿纸,在炎热的教室里放空。想着,我究竟在做什么。
结局总是出乎人意料的,我考得很好,重点高中随便选。我又一次做回爸妈骄傲的女儿,他们狂喜的样子让我有点心悸,幸好最后我并没有让他们失望。
班主任也很欣慰,但电话中依旧点评着:“英语144考得不好啊,有点粗心。”我笑着应和,心中是对这几位老师真心的感谢,他们曾经那样的关心我,像长辈一般。
我如愿以偿的去了重点高中,也远了曾经的友谊,发生了一些事,我最终明白,我坚持的只是合群。
毕业后,我曾经给数学老师打过电话,我曾经许多次梦到校园,而老师的形象总是班主任。我曾经去过同学聚会,他(她)们依旧欢乐的玩耍在一起,我依旧感觉到我的格格不入,其实我从来没有融入过,我知道,他(她)们也知道。
以前我们都以为那就是成长,直到我们真的成长再回望。
我们其实什么都不懂。
可是依旧有我们的思考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