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妹妹到火车站,一路上聊了许多,更多的则是她不断的指点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提升自己,如何、如何……,等等、等等。小到怎样说话,大到成名成家。我听着听着,借着她换气的时候,问了一句:‘’你现在还看书吗?"
因为每次见面,都可以听到她说自己读什么什么书,于是便很是羡慕,佩服。我是久已不看书了,有时心血来潮,每每拿起一本书想看时,只是几眼,困意便汹涌而来。所以对妹妹此时的爱看书的喜好,便推崇的不得了。
当然,妹妹对自己如此高雅的嗜好,也极是满意,所以听了我的问,便爽快的说:"看啊。‘’
‘’哦,那就是了,看书还需及早啊。"我如是说。
妹妹不解的看着我,我却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任由思绪飞回那已云散了的少年时代,眼睛只定定地盯着那一个将仅有的几分钱,交到书摊主人的手里的小女孩。
盯着她怯怯地拿起一本久已看好的小人书,蹲坐在墙根下痴迷的看着;
盯着她因找不到书看(穷困的家连一本书也不会给她提供),猛然发现地上一片报纸便欣喜若狂。不顾一切的捡起即看,看完了才知道那是人家用过了的草纸;
盯着她为了能达到借书的目的,不惜将书的主人一星期的卫生值日都包了下来……。
逝者如斯,过往的一切似乎都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唯这读书的痕迹却如刀刻斧琢一般,永久的驻留在我的头脑和魂灵中。
虽现在不读书了,但那时的嗜书如命所得取的养分,却让我至今仍在受用。
读书需及早啊。妹妹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即便我告诉了她,她也不一定会理解和接受其中的意思。
因为她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切读书种类也是现在流行的鸡汤之类的东西。而我视这些书,正如列宁所说,只能用来垫脚。想熏陶灵魂,升华头脑,拉抬素质那是绝对没有什么用的。
说简单一点,想把自己真正包装成一个有点文化底蕴的人,最好还是多读一些中外名著,那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呢。
而且按照我的经验,读书需及早。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多读书,读好书,会受用一生的。而到了中年甚至于老年才想读书,一个是读不进去了(如我)。再一个除了拉大旗做虎皮,把自己硬生打造成前可比古人为人师表,后可蔑来者指点江山(那些伪大师们)之外,那是啥也得不到的。
所以读书需及早啊!而且读好书,诸如古今中外流传千古的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