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之前,打算开始跑步,由于欠缺科学跑步的知识,导致猛跑了两个10km之后膝盖疼了半个月,从此因噎废食,放弃了跑步。
上个月加入“007行动”,看到很多战友在坚持跑步,就有了重新开始的念头。于是花了几天时间,网上看了一些跑鞋选择的帖子,翻了一下《跑步,该怎么跑》,希望梳理一下开始跑步的“最少必要知识”。
“最少必要知识“,即,掌握以后就相当于完成了快速入门,可以立刻开始践行的知识。跑步有无数的好处,可能只有一个坏处,即跑步受伤。只要知道了如何避免受伤,跑步就只剩下好处了。所以,避免跑步受伤的知识,即为跑步的最少必要知识,其他比如,跑步的营养搭配的知识,核心肌群的力量提升方法等都可以在开始跑步之后慢慢学习。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把跑步的最小必要知识归结为:1.慢跑鞋的选择;2.跑步姿势——姿势跑步法;3.跑前热身与跑后拉伸。
一、选择慢跑鞋的选择
想要选一双合适的慢跑鞋,自然不是跑到专卖店直接看鞋,而是先了解自身情况,主要包括足弓、内旋等。
1. 判断足弓类型
找一张瓦楞纸板,就是快递用的那种纸箱,脚底沾湿踩个脚印,看看脚印的形状更像下图的哪一个
从左到右分别为:扁平足弓、自然足弓和高足弓。其中,扁平足弓对鞋的支撑性要求更高,高足弓对缓冲性要求更高。
2. 判断内旋类型
需要强调,下面三张图片为走路姿势而非跑步姿势,正确的跑步姿势应为前脚掌先着地,具体内容见本文第二部分“姿势跑步法”。
正常内旋:走路时,脚跟外侧先着地,以前掌中部离地。鞋子前部内外侧磨损均匀。
内旋不足:走路时,脚跟外侧先着地,以前掌外侧离地。鞋子前部外侧磨损更严重。
过度内旋:走路时,脚跟外侧先着地,以前掌内侧离地。鞋子前部内侧磨损更严重。
3. 慢跑鞋分类和选择建议
了解了自己的足弓,内旋情况之后,就已经做到了“知己”。接下来,还要做到“知彼”,即,了解慢跑鞋的大致结构和分类。
慢跑鞋的结构见下图,分为外底、中底和上部三个部分。其中,中底对鞋子的性能和价格的影响最大。
慢跑鞋可大致分为缓冲系(CUSHIONING)跑鞋、稳定系(STABILITY)跑鞋、控制系 (MOTION CONTROL)跑鞋三类。
缓冲系(CUSHIONING)跑鞋:
适用足弓情况: 自然足弓——高足弓。
适用内旋情况:正常内旋——内旋不足。
辨识方法:1. 重量轻2. 中底手感软3. 中底密度单一。
稳定系(STABILITY)跑鞋:
适用足弓情况:自然足弓——扁平足弓。
适用内旋情况:正常内旋——过度内旋。
辨识方法:1. 比缓冲系略重 2. 足弓处往往有支撑片。可为足弓提供稳定支撑,同时具有抗扭作用3. 中底内侧1/2为高密度材料。中底由多种密度的材料构成,通常不同密度材料颜色不同,按压时弹性也有差异,一般来说,稳定系跑鞋内侧1/2为高密度材料,可避免内侧受压塌陷,以增强对过度内旋的保护。
控制系(MOTION CONTROL)跑鞋:
适用足弓情况:扁平足弓,术后恢复用鞋。
适用内旋情况:过度内旋——极度内旋。
辨识方法:1. 重量大 2. 中底较硬 3. 中底内侧3/4为高密度材料。
上述辨识方法仅为参考,并不绝对,具体信息应以跑鞋的官网分类及说明为准。
为方便起见,我总结了下表,可参照选择:
除此之外,体重也是选择慢跑鞋的重要因素,按体重由小到大,跑鞋类型应从“缓冲系——稳定系——控制系”过渡。
二、跑步姿势——姿势跑步法
姿势跑步法有两大环节:“关键跑步姿势”、 “自由落下和脚掌拉起”。
将顶级运动员的跑步动作分解为一连串的动作组合,其中深色的是最关键的姿势,称为“关键跑步姿势”,浅色的是每两个“关键跑步姿势”的衔接姿势,称为“自由落下和脚掌拉起”。
学会了这两个环节,就算掌握了姿势跑步法的精髓。
1. 关键跑步姿势
练习方法:第一步,腿微弯成S型,保证所有关节弯曲,肌肉轻微紧绷,以跖球部为着地点和承重点,双脚上下跳动,找到最舒服的膝盖弯曲角度。第二步,一只脚以跖球部着地,脚跟稍微离开地面,抬起另一只脚,尝试保持平衡。第三步,适应平衡之后,试着做轻轻的弹跳动作。
脚后跟可以轻微触地,但不能先着地,而要以跖球部为着地点。
跳动的过程中,把肌肉想象成弹簧,体会“将身体下落的势能转换为肌肉弹性势能"的感觉。弹起时要迅速果断,在跖球部着地的一瞬间,立刻弹离地面,就好像脚落在一堆热煤屑上一样。下图为“关键跑步姿势”四个方向的动作:
检验关键跑步姿势(即,要领):够放松吗?保持平衡了吗?以跖球部着地了吗?着地点刚好在身体下方吗?膝盖在一直保持弯曲吗?
2. 自由落下和脚掌拉起
让你跑得更快的不光是肌肉,更是重力。自由落下和脚掌拉起的核心是:通过前倾,使身体自动向前移动,同时快速调整“支撑脚”,让脚步跟上下落的速度,从而完成“关键跑步姿势“之间的衔接。
试着做下图的动作:以“关键跑步姿势”的要领站好,请朋友用手撑住你的肩膀,你将身体前倾,让对方稍微撑住你的体重。当对方突然抽手,你会自动开始往前运动,肌肉并不用力,重力会搞定一切。
上述动作中,我们的本能反应是“支撑腿”不动,“摆动腿”做蹬踏制动的动作。这是人体维持平衡的自我保护机制,它可以防止跌倒,但无法让我们前进。
想学习“姿势跑步法”就得克服上述本能,让身体自由落下:
身体前倾,克服下落时想要制动的本能,把注意力放在“支撑腿”。抬起“支撑腿”,将脚掌拉起;而将“摆动腿”下落的动作交给重力,以上一节“关键跑步姿势”的要领着地。
在这一环节,要注意:
1.将力量集中在后大腿肌群,着重把脚掌(而非整条腿)抬离地面。
2.脚踝应垂直上朝臀部抬起,使脚踝、臀部、肩膀与头维持在同一条直线。
3.后大腿肌群使力后,所有腿部肌群都应尽量保持放松(包括后大腿肌群本身)。由于重力作用,这样做可以使腿上抬时减速下落时加速。
检验自由落下(即,要领):肌肉是否没有任何紧绷感?身体是否没有制动效应?身体是否笔直前倾?
检验脚掌拉起(即,要领):是否拉起脚掌而非整条腿?脚掌是否一落地就立即拉起?是否垂直向上朝臀部拉?
三、跑前热身与跑后拉伸
跑前热身——跑步——跑后拉伸,是跑步的完整流程。跑前热身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激活肌肉,调动心肺,促进关节滑液分泌等;而跑后拉伸能够回复肌肉的伸展力和柔韧性,使肌肉恢复弹性。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的动作,请看徐国峰老师的指导视频(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若上述视频无法正常显示,请复制此链接观看:v.qq.com/x/page/q0300k9wjrg.html
四、小结
本文梳理了慢跑鞋选择和姿势跑步法的“最小必要知识”。其中,选择慢跑鞋时,要先了解自身的足弓类型、内旋类型,再找到所对应的慢跑鞋类型。练习姿势跑步法时,应从“关键跑步姿势”练起,之后练习“自由落下和脚掌拉起”,进而完成整个跑步动作。跑前热身与跑后拉伸都是跑步的必要环节,一定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