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一生中90%的判断,都是你的心态在悄悄帮你做决定。
人生就像一艘船,而心态就像一只看不见、摸不着的船舵,正在塑造着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心态,才能更好的驾驶人生。
与其挑剔他人,不如认为:人们都已尽其所能。这会让你更善意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正因为拥有这样的心态,使我在教学中对待所谓的“问题学生”也是如此,往往收到意外的效果。
因为我每年带的都是初三毕业班,所以每次接手新的班级的时候,发现很多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在初一初二并没有养成。加之对这门学科的不重视,会很容易发现,在全年级每个班里都有一些老师们公认的所谓的“问题学生”。
很多老师把这样的学生叫做“问题学生”或者是“差等生”,而我更愿意把这样的学生称之为“特殊学生”或学习上目前有一些困难的学生。
因为到了初中的最后阶段,这里也不乏,已经对学习彻底放弃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面对这些特殊学生,要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不良学习习惯,这是我要面对的最大挑战。
所以,每年新接手新初三的第1天,我往往不讲课,而是利用开学的第1节课,帮助学生们树立信心。我会告诉学生,我很清楚他们的基础和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态度,并明确指出,我也清楚,在座的同学中,有已经彻底放弃的同学。
但是你的放弃不等于,我也已经放弃你,你的过去,不代表今天还是如此。我会非常掷地有声地告诉学生们:在座的所有同学,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位,无论你是属于基础差的,还是学习能力弱的,亦或已经彻底放弃了的学生。
我知道,有的学生听到我这样说,TA是将信将疑的,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有些老师把他们视为差等生亦或问题学生,已经早已把他们放弃了这样的局面。
更可悲的是这里很多学生认同了老师、家长和其他同学们对TA的评价,给TA贴的标签,TA也认为自己就是扶不起的阿斗,无可救药了。
为此,我拿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成绩、拿数据说话,让学生们相信我,对我有信心,同时我告诉他们,对于过去,我们既往不咎,过去已经翻篇,我们以全新的姿态,全新的学习态度来面对初中这最后一年。
我甚至一针见血地揭示一个现象:有的同学总喜欢说我从来没有学过,我从来没有努力过,所以我才怎样怎样。我说,你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你不敢,你不敢努力,你不敢尝试,你害怕你真的学习了努力了还是这样,你连最后的借口都没有了。
你不试一下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呢?万一你行呢?万一你连自己都被惊艳到了呢?再说就算不成功,还是不行,至少我们试过了,也就无憾了。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短板,也许我现在对学习并不开悟,也许我的方法不对,也许我是停滞太久,在最后才发力,跟别人有差距也是正常,也许……
无论是怎样的“也许”,你的鞋并不等于你本身,我们不要妄自菲薄,我们不要动不动就全盘否定自己!我或许这方面不行,但我还有行的地方,我还有可爱的地方,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扬长避短,只要努力,只要不放弃,做了一定比不做强!
经过这样开学第1课,语重心长,开诚布公,无比坦诚的交流以后。让我特别欣慰的是,我看到了,很多孩子愿意给自己一次机会,愿意试一下,他们开始行动了!
有的学生通过微信或写信,告诉我说,他们从来不相信,老师也可以跟学生成为朋友,但是他们愿意因为我,信一次。还有的学生说,他们的基础非常差,几乎准备放弃了,因为我他们愿意试一下。
于是开学半个月了,我看到全年级8个班的孩子,无一例外的,上课再没有迟到的。甚至每个孩子都准备了笔记本,上课非常认真的听讲,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当然每个班都有一些学生上课,开始的时候听的还非常认真,几分钟后,就习惯性的,想和左右的学生说话了;或者走神;或者犯困;或者因听不懂眉头紧锁一脸茫然状……
第1节课我就告诉我的学生,我上课有个特点,就是“我的眼里只有你”,我希望“你的眼里也只有我”,当时学生们笑了。我想那时候他们只是觉得这句话听来有些煽情,经过半个月的上课,相信同学们完全能理解,我当时为什么那样说了。
的确,每一位学生在课上的所有情况,我全部看在眼里。我上课的时候会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尤其座位在最后的学生,我会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因为我不想,因为距离的远,而造成心理上对他们的疏忽。
对于前面所说,那些特殊学生课上的种种表现,我看在眼里,非常的理解,因为我知道,他们已经尽力了,当我抱着这样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的时候,我给予他们的是更多的宽容与理解。
看见犯困的学生,在很努力的做着自我斗争,眼皮直打架,头像磕头机一样,但理智仍然在告诉自己,我要克服,我要坚持。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会轻轻地走到TA的身边,轻轻的拍着TA的肩膀,告诉TA,你很棒,我看到你已经尽力了。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会让TA要么站起来,要么在教室里走两圈,亦或,去水房洗洗脸再回来,总之,以TA喜欢的方式来让自己清醒些,再继续听课。
对于上课几分钟老毛病又犯了想和旁边的同学说话的学生,旁边的同学一反常态没有理他,而是继续专注地听讲,我会特别表扬旁边的同学上课专注认真,自然对于想说话的TA也就起到了间接提醒作用。TA很快也就回到听课状态,我会不漏痕迹地很自然也表扬TA的认真。
对于因听不懂眉头紧锁一脸茫然状的学生,我会停下来,问TA是哪里没听懂,我会很耐心的给TA再次重复。对于同学们共性的问题,我会立刻说:不怪你们,可能是我这里讲的还不够透彻,那好,我换一种方式来给大家解释,看看这样是不是更好理解。
课上我说的最多的,不是“同学们听懂了吗?”而是“同学们,我讲清楚了吗?”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带给学生的是不一样的感受。
昨天我给3班上课,教室很热,把教室门打开了,3班的班主任杜老师从门前走过,看到教室里同学们坐的乱七八糟,有意识地多停留了几秒。
这样的座位是我刻意安排的,我带的初三全年级8个班,我对每一个班的孩子们都说,在我的课上,你们可以不拘泥于固定的座位,视力不好,听力不好的同学,可以搬上凳子,坐到最前面来。
两边的同学,因为反光,可能也看不清,你们可以把桌椅拉到中间。因为有这样的交代,而且每节课前,我还会再次强调一下,所以在我的课上,座位永远看上去是乱七八糟的。
最夸张的,在机房上课的时候,我的讲桌旁里3层外三层,挤满了男生。因为他们说,只有在我身边,离我最近距离的听讲,才能够特别的专注,听课效果特别好,需要练习的时候,他们再各就各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下课3班班主任杜老师专门找到我说,他看见学生们在我的课上,没有一个不听讲的,有些其他科一向不认真听讲的孩子都在听,他感到好意外。
我笑着和杜老师分享,无论学生怎样,“我始终相信他们已经尽力了”因为这样的心态,我就不会去挑剔他们,从而更善意地对待他们。他们也因此更加“亲其师而信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