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翻热门微博时,看到一个说周冬雨和马思纯全程演技在线的片段,是七月第一次去北京找苏家明时在浴室和安生吵架那段,点进去之后,觉得她们确实演的很好,突然有了想看完整影片的冲动。
很早以前看到这个电影宣传,也和很多人一样觉得与其他青春片无异,无非是两女生为了一男生开撕、闹掰,不值得一看。直到开始看电影时也还是这么觉得的,好女孩与坏女孩,红玫瑰与白玫瑰,选择友情还是爱情,要自由还是安稳,老生常谈的话题。
一直看到电影最后,结尾的三个结局,小说中的、安生告诉家明的与真实的结局,大反转彻底拯救了整部影片的高度。没想到结局是这样的,其实还是最喜欢小说里的,七月的生命就这样停留在了27岁,未免让人觉得遗憾。如果人死后仍有知觉,她会不会想: 为什么是我死了?为什么他们都活得好好的,为什么只有我死了?
但是,向来好的作品都是悲剧,也只有这样的结局才让人惊觉这是部好电影,引人思考。
如果我是七月,一开始在庙里发现家明喜欢安生时就会点破这个事实,就没有后来那么复杂了。因为爱情的萌芽才生长不久就把它扼杀掉比较不会受伤,越拖越难放弃,最后安生只能远走他乡,婚礼也依旧不能圆满。所以一开始还是觉得,不理解七月的做法的。
但是可能,初恋也是难以放弃的吧。所以在那一刻七月就已经做出了选择,她要苏家明,舍弃了安生。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七月与安生,既想要安稳的生活又想要自由,既想要家也想要万水千山走遍。七月心里有冒险因子,安生漂泊久了也想回去;乖乖女形象下是装,不安分形象下是脆弱的心。
如果没有最后的结局,七月就真的只是一个乖乖女,看电影过程中我一直在想她们俩是不适合做朋友的,上学时还好,不会有多少分歧。可是长大后,必然会随着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不同而分道扬镳。
虽然电影开头说她们俩的友谊是被选择的,我却觉得是七月自己选择安生的。军训被罚时七月主动跟着安生跑走、放学主动把安生带回家,她也想试试安生的生活,所以她们才成了朋友。
七月说: 我恨你,可是我也只有你。
我觉得,只有彼此的两个人的友谊既是坚固的也是不牢靠的,因为我们很难去分享一切,也很难两个人一路携手走下去。上天给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太过执着于彼此只能受伤,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
七月把安生带回家,如果父母对安生更好,七月一定会嫉妒的;如果两个人中有一个人先遇到了爱情,即使家明没有喜欢安生,安生也不能接受原来只有彼此的关系中突然加进来另外一个人。
所以,最好还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见面聊天很好,偶尔不联系也不影响感情,你有你的人生,我也有我的生活,彼此一同走过一段路就已经很值得珍惜,如果必须要分开了也不强求,再见面也依然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