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笔记如下:
我认为人生真正的自由有三种,一种是财务自由,一种是时间自由,一种是心灵自由。
这三种有时候并不矛盾,有些人确实并没有财务自由,没有时间自由就达到了心灵自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你实现财务自由了,你的时间同时就自由了,这样你会有更多更多的时间去追求你真正的心灵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我认为财务自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财务自由可以定义为可支配财富的总量相对于理想的生活品质花费的一个比值。
财务自由率 = 可支配财富总量/年财富支出 * 100%。这个比值越大, 相对来说人的优越性越大。所以我认为这个跟单纯的个人财富多少不是绝对正相关的。
最后要说的是,财务自由,不单单跟你的收入水平挂钩,其实更多是跟你的理财水平和自律的生活挂钩,见过太多月入20000以上的人都是靠透支信用卡过活。
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自律有多重要,不用多说,但其中一点不知你想过没有?自律会给你带来一种浸入骨髓的优越感。
南怀瑾先生曾说过:能够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多数成功人士,都有早起的习惯。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每天4:30起床;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每天5点前起床;百度李彦宏说,每天早晨5点多就“被机会叫醒”。
所以,如果说自律是成功的标配,那么早起就是自律的低配。
(渔夫和富翁的故事)渔夫和富翁的区别之处,其根本是在于渔夫是为了生活而工作:不得不。而富翁是为了兴趣而工作:看心情。
还有一点:财务自由并不是当上李嘉诚,成为巴菲特。而是一个让自己生活逐渐变好的过程。从菜场自由逐步到旅游自由,再到工作,看病自由,最终实现财富自由,实现心灵自由。
阅读感悟:
这几天看到的分享文章里,我受益的有几点:
要改变思维,理财和投资是不一样的,你的思维决定你能过什么日子。
我这几年有着从所未有的危机感,大部分来自于经济的不独立,所幸的是这几年改变也挺大的,从全职宝妈的身份脱离出来,参与店里的生意,虽然还不能独当一面,但是一直在学习着。
理财的观念一直有,但是不知怎么理,现在加入的这个小白理财还是挺值当的。
最大的投资是对自己的投资。我深感认同,一直没停止过看书,去年鼓起勇气报了自考,都是因为想让自己变得更好。
还有自律的低配早起,我觉得要一直坚持下去,每天早起的那一个小时,跑步或者瑜伽,虽然暂时没看到什么效果,但是我相信身体会感受得到。
读书,健身,学习,这些都是要坚持一辈子的事。在学习理财的课堂上听到这些,更加说明了那些实现财富自由的成功者们,身上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优胜品质或习惯,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