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事情多得做不完心慌意乱?
做事没效率容易分心?
拖延症已经变成拖延癌?
觉得自己不够自律坚持不下去?
……
以上几条你中枪了吗?
上周,受邀做了一场时间管理的小分享,前期调研时我向听众了解他们在时间管理上遇到的困惑和挑战,万变不离其宗,归结到一点,就是你的时间出问题了。
我们先来想一个与钱有关的问题。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每个月开销很大或者入不敷出了,我们通常会有什么想法?会想看看自己钱花哪里了对不对?怎么看呢?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想到记账。记账可以让我们看到钱花在了哪里,进而分析哪些是不该花的,哪些可以花少一点,接着我们会开始进行计划怎么控制开支,比如购物和餐饮每月规定不超过1000等。再接下来或许会制定每月存钱目标,甚至还会开始想想怎么开源,做投资或者有其他变现方式……这一系列解决过程,其实就是常说的理财。
再回到解决问题的源头,我们会发现,如果财务出问题了,第一步要做的是记账。
其实时间出问题了也是一个道理,不管什么问题,第一步都要弄清楚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而要了解时间去了哪里,我们需要给时间做一份账单——时间账单。
为什么做时间账单?时间账单有哪些内容?怎么用?
别急,听我慢慢给你讲。
Why-为什么做时间账单?
刚刚已经说到,解决财务问题的第一步是搞清楚钱去了哪里,时间管理也是如此,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实,可是它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会成为用它的最强动力。根据个人经验,选择时间账单的理由有三点:
1.便于“对症下药”。
看见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哪些时间是不该花的,哪些事花的时间太多了,记录下来一目了然才可以各个击破。
2.合理安排每日任务。
如果每天睡觉+吃饭+洗漱内务+通勤要花11个小时,工作要8小时,你还要再安排4个小时的学习任务,这样真能做的完?比如我明明实际上一场半小时的线上分享需要4小时,却只给自己留2小时,这样是否能够达到想要的效果?
其实,有时候不是事情多得做不完,而是我们给自己安排了太多事情完全超乎了能力。所以记录时间,也可以让我们看到真正可利用的时间有多少,这样才能更合理地安排任务,避免给自己带来莫名的挫败感。只有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能力,才能够有条不紊地做事。所以可以说,时间管理的第一步是要有自知之明。
以我自己为例,刚开始工作的事情我总是高估自己,每天任务安排很满,做不完又会责怪自己效率太低,后来通过记录时间账单,我发现其实做不完是因为自己预留时间太少。现在我每天都会记录自己每项任务所需的时间,这样在接受他人任务的时候,也很容易评估交付时间。
3.满满幸福感和成就感。
这是意外之喜,有一次我记录完一天的时间,结算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把24小时过成了近26小时!记录时间是可视化也是可量化的,经过我们对个人时间账单的分析和后期的行动改进,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每天的变化,看见自己的成长,怎么会没有幸福感和成就感呢?
What&How?时间账单有哪些内容?怎么记?记完之后怎么用?
时间账单的使用,可以总结为三步:记录-分析-优化。
STEP1:记录
记录的内容有两类:流水账或大事项。
1.流水账,就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下24小时你经历的事情。
分享一张我的流水账记录:
有人也许会问,一定要按照流水账记吗?这样会不会太繁琐?当然不一定,还有第二种可以选择。
2.大事项,按照事情性质分门别类记录。
大事项就是我们每天都会经历的不可避免的事项,比如吃喝拉撒,工作学习娱乐等等,按照类别,每一个事项经历了多少就记录进去。
一般来说流水账之后也会进行时间分类整理,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如果对自己每天时间的类别比较清晰,可以直接从大事项开始,如果想了解自己每一个时间的支出细节,不妨试试先记录流水账。现在有些手机APP可以帮助记录,以事项的形式,不过我用一段时间都卸载了,倒不是因为它们不好,而是它们满足不了我的分类方法,所以说分类也是个性化的。
分享一张我自己的大事项记录:
记录的时间点主要有两种:发生当时和固定时间段一次。我个人一般是发生当时就记录下来,随做随记,也有朋友是一小时一次,整点记录,都可以。
有些人可能会问,要记这么多啊,什么时候记呢?
记录的时间点主要有两种:发生当时和固定时间段一次。我个人一般是发生当时就记录下来,随做随记,也有朋友是一小时一次,整点记录。
万一忘记怎么办?
忘记很正常啊!每一个新习惯的养成都是如此。我也会有忘记的时刻,想起来的时候赶紧补上就好,或者设置闹钟提醒自己,方法很多,重要的是要能接纳自己犯错,不要因为一次两次忘记就直接放弃了。如果坚持一周两周记录还忘记,那说明这个方法可能不适合你。
记录的工具也非常简单:手机和纸笔。
手机是最便携的工具,自带时钟和便签,我常常用便签做时间账单。还有不少用于时间记录的APP,推荐我体验过的两款:aTimelogger和爱今天,记录之后会有报表分析。
纸笔是我认为最有趣的工具,因为创造性很强,可以个性化定制,我的很多文章插图都是手绘的。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拿起纸和笔,做时间管理》,因为它,我被邀请做线上分享。
STEP2:分析
记录是了解自己时间的第一步,刚刚分享了记什么,什么时候记,用什么工具记,那记录之后呢?就进入到第二步——个性化分析。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分析了各事项时间分配情况,才能知道可以改进和优化的点在哪里。我这边加了一个修饰语是“个性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时间是自己的,如何分配也是自己的事情,所以是个人化的。比如有些人觉得睡觉很重要,一定要保证8小时以上的睡眠,那调整睡眠时间就是有悖他生活观的,他可以从吃饭和通勤这些地方去提升效率。所以分析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想想自己看重的是什么,而无需与他人比较。
这里有个比较好玩的小建议,就是在分析实际时间支出时不妨先预估一下自己每个事项花费的时间,一天记录下来再进行对比,会非常有意思。比如我在最初预估自己通勤时间需要两个小时,洗漱加睡觉最多九个小时,记录之后才发现通勤只需要一个多小时,洗漱加睡觉花了近11个小时!这样我就能够发现其实通勤时间是多出来可以再利用的,同时我的洗漱时间花太多。
我们预估的时间是我们对时间分配的期待,一方面可以作为未来努力的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这种期待是否切合实际,还有没有提升空间。
STEP3:优化
通过记录了解自己的时间,通过分析找到症结所在,下一步就是行动优化。没有行动的学习都是耍流氓!人们常说,“听过了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想一定是因为没有去实践。时间管理方法千千万,到底哪一个才是你的菜,只有实践了才知道。
只有真正通过行动去优化了才能够达到时间账单的真正目的,才能收获我们前面说到的满满幸福感和成就感。以我自己为例,最初记录时发现有时整理内务时间特别长,我非常吃惊,第二天就有意识地觉察,发现自己做事有时候比较拖拉,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一会儿找找衣服一会儿又去收拾桌子,这样特别耗时间。后来我就规定自己收拾内务的时候一件事要做就做彻底,不要总是做一半就切换到别的事,后来收拾内务的时间,从两小时降低到了一小时。
好啦,这就是我的时间账单三部曲“记录-分析-优化”,希望能够对你有用。
当然,时间账单不是万能的,它无法完全解决效率太低注意力涣散或者拖延症,或者其他更多问题,但至少,我认为这些问题的背后,或多或少有着时间支出不合理或任务安排不得当的情况,所以时间出了问题,时间账单是最基础的一步——知道自己时间都去了哪里,可以怎么优化自己的时间。至于其他工具,慢慢再学。
如何过一天就是如何过一生,希望大家能够每一天都能过好。想过好每一天,从了解你的时间开始。一定要,实践!实践!实践!
最后,分享两个时间管理资源:
1.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的传记《奇特的一生》,与时间账单息息相关,据说有些人觉得作者“很可怕”!
2.喜马拉雅FM《叶武滨说时间管理》
很推荐这个课程,里面分享了很多关于时间管理的工具,比如时间分类四象限,三只青蛙的制定,番茄钟的使用等,还有早起,晨间日记,锻炼,饮食等做好时间管理相关的习惯,还有诸如“拖延症”的专题分享,以及日常的的案例分析等等。
PS:我以后还会继续分享时间管理的干货,如果要做一个21天的时间管理实践群,你感兴趣吗?你期待从中获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