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住校党。
开学的次日晚上,老公问:儿子有没有打电话回来?
我笑:经过一个漫长的暑假,这才两天,你以为他会想你?
老公不解:他很喜欢上学吗?
我故作沉思:嗯,喜不喜欢上学不好说,喜欢和同学结伴那是肯定的。在家闷了两个月,开学就如鲸向海,如鸟投林。你觉得他有多少心思会惦记着给我们打电话?(学校只有规定时间能打电话)
老公嗔我:说的孩子像个白眼狼似的,没那么夸张吧?
我:倒不是说他是白眼狼。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天地,自然不可能像小时候那样依恋我们,这算人之常情吧?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放手。
同事的孩子今年上幼儿园。同事以为孩子肯定会哭着闹着要妈妈陪着,因为之前从未分开过。结果孩子乖巧得很,该分手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跟她挥手:妈妈再见!一转身便跑进去了。倒是同事眼圈发热。
晚上接了孩子,孩子悄悄告诉她:我很喜欢我们老师!
同事说,那一刻她的内心是失落的,虽然应该感到高兴。从坯胎萌芽,感受孕育新生命的喜悦,到孩子呱呱坠地,一天天看着他长大,她心无旁骛,倾注了百分之百的爱,早已建立了难以割舍的情愫。虽然,于别人不过是“哎哟,上幼儿园了”一句轻松的感叹,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一刻每一秒,点点滴滴都凝聚着做母亲是心血,理应是自己独自拥有这份爱,彼此相亲相爱,相互依恋。可是,那一刻,却像是突然间闯进一个横刀夺爱的第三者,真叫人猝不及防,难以承受。如果可以不上学,她愿意护他一生。
爱,是无私的;爱,又是自私的。
实际上,在孩子转身的那一刻,她就应该明白:从今往后,孩子会离她越来越远。这是每个为人父母者必须面对的现实。没有孩子会伴你一生,他们会长大,会飞离你的视线,会有自己的伙伴、伴侣,会有自己的天地······这个过程,你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重要。许多时候,父母对子女的依恋其实是大于子女对父母的依恋的,孩子往往只在受到挫折时才会想起父母,才会想起一个叫“家”的地方。在内心的情感上,孩子甚至会对父母的强行参与持怨怼情绪,是他们不爱父母吗?当然不是,只是他们太渴望蓝天,渴望自由,渴望翱翔!
一个藏在羽翼下的人能有多大的天地呢?
自古就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说法,谁希望孩子只是自己的复制品?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边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一边又保护欲过强,对孩子的成长指指点点,横加干涉,以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实际上,人生所走的路,每一步都是必需的。
没有破茧时的痛苦挣扎和不懈努力,怎么会有化成蝴蝶时的美丽蜕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愿我们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陪伴者,让他们感知有爱却不为爱所缚。我们放手,他们放飞,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成长、成熟,对孩子,对家长都会是最好的状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