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给孩子辅导功课是如噩梦一般的苦差事。
轻则郁郁寡欢,重则鸡飞狗跳。
夫妻之间相互推诿,以免被笑话无能与失态。
如今,我却不再如此了。
晚实践(孩子放学后)
早总结(白天空闲时)
忙的不亦悦乎。
每天几乎盼着接孩子回家,尽快开始辅导。
细细琢磨其实就是:有成就感。
以普通人的人生历程来看。
不管什么样的孩子,只要每天健康成长。
个子会高,力气会长。哪怕学习不特别辅导。
还是会一天比一天强。
一句话,他们就是托上升期的福。
而成人,竭尽全力维持一个理想状态,已属不易了,更何谈进步?
(并非不可能,但真的很难。)
不管如何努力,我们的进步仍难体现。
孩子是一个升势,一个宝。
最近见一个当老师的老同学
声色、状态、面貌、很是不错。
与之相比,我虽年纪小些,却比她老气迟缓的多。
她的个人价值不断的在一届又一届优秀的学生身上体现(每届总有好学生,所以她的成就几乎没有风险),人的状态很精神。
我在很多当老师的人身上看到这个特点。
如此,孩子的升势Buff,也帮助了周围人。
孩子的进步简单而直接。
我们的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尽管快慢多少不同,总能有回报。
所以,对于我这种风险厌恶型的人,就更愿意对此付出努力。
说白了就是:体验好得多。
而成人世界则残酷与混沌。
不断投入,努力却未必回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得不说:我们的运势已趋平稳,并下降。
几个感悟:
一,要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这几乎是必然的,并不只是一句宽慰话。看的一些焦虑的父母崩溃的视讯,原本我只是理解、共情,实无所对。现在踏实的多了。
二,珍惜孩子的上升期,多想想有什么能有累积效果的事。顺此升势而为,不要浪费时机。
三,对自己,别苛求。成人世界因素比较多,这就是为什么从早年一本《心灵鸡汤》能大红大紫,到如今种种毒鸡汤的批判不绝于耳。我觉得别人家的鸡汤是可以拿来看看的,但不要照搬,因为彼此的初始条件不一样,作者绝对不会告诉你他的隐藏属性。鸡汤可以鼓舞一下,但绝不是你成功方程式中的因子。
四,一件枯燥的事,若能得到一点一滴的进步滋养,也足以获得正循环。那我们做事时,也可以尽量去体会那些真正能打动自己的小成绩、小欣慰;比起空、套、口号式的目标要好上不少。
从被动辅导功课,到如今,竟欲罢不能。
虽然,经常伴随着孩子的哭闹和我的呼号斥责,但却感到痛并快乐。
老婆听闻此论,
曰:你真变态,喜欢虐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