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头
我当初为什么要给自己报牛人进化营的运营学院,我就是给自己找不舒服。我天天完成工作,我就乐乐呵呵的刷电视剧、看电影、陪娃玩耍,都多门快哉。然后,我给自己报了运营学院,七天七场分享,每天一篇践行笔记。
我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给自己找了这么不痛快的事情,我是给自己找麻烦,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底子薄、积累少,我想进步,我想提高,我不想每天除了流水账什么都不会写,我不想我的文字乱七八糟,毫无逻辑可言;我不想每天除了吃喝拉撒睡,思想空白的让人可怕;我自己的生活一眼望到退休,两点一线,报告除了复制黏贴,再无新意可言;领导对着我摇头,孩子对我乏味,我要逃离原来的状态,彻底脱胎换骨,我明白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要努力争取最终的胜利,也许这场战争需要的时间,可能是5年,10年,可是哪有如何,大器晚成是最坏的结果。
我报了牛人进化营,为了进步更大,猫叔说利他是最大利己,参加管理组是最好利他,也是进步最快的方法,所以,我又报了运营学院。其实,现在说的豪情万丈的,当初的报的时候是心惊胆战的,牛人那么多,我能被选上吗?可是不试试,不甘心,万一选上了,不报岂不是错过一个亿。
幸甚,幸甚,我被牛人大姐选中,兴奋、激动。我还第一次主动报了管理组,见识了数据组的工作认为和内容,对管理组不再是空中楼阁,可以实实在在的感受,对一次感觉自己对别人的价值,每天变着花样催老铁打卡,语言的逗比,我都觉得自己很神奇;作为小组长,我也尽量先打卡。在数据组工作中,也了解老铁工作都是非常忙的,白天忙的连打电话度没有,晚上回家赶紧写文打卡,除了佩服,还感叹自己需要进步空间还非常大。我的付出还远远不够。
数据组的基督山伯爵真是模范,每天想法设法把数据组的工作可视化,从美化打卡率数据统计图,到增加各种对比统计图,每个人、七天内打卡时间分布情况,每个人到每个组,优秀的人都是主动,尽力优化工作成果。
七天我了解学习了运营所学的知识点,见识了管理组老铁的策划方法、沟通方法,大大拓宽了眼界。运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要运行的顺畅,需要各个管理组的配合,销项表是一大助力。七天的践行笔记,让我对自己有更深一层次的认识。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一口吃不了胖子,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重新定位,心动老铁、大牛的优秀,那不如化心动为行动,日拱一卒,先做好原始积累,厚积薄发不再是幻想。
从各位大牛的身上,我学习到要写好文章,要有结构化思维,要学会知识的迁移。要做到这些,必须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而且是持续性的,三年如一日,耐得住寂寞,不能看到别人的文章爆款了,特别同伴的文章,就自惭形秽,认为自己不是这方面的料,再努力都不行,不要浪费时间了,放弃吧。
是真的不行吗,还是给自己找借口?你真读书超过千本了,或者超过百本了,真是写文超过10万字了吗,真的用心去思考过你读过的内容了吗?超越里程碑了吗?如果没有做到,就不要轻言自己不行,没有破万卷书不要说读书无用,没有行万里路,就不要认为路途坎坷,不能行。走过、看过、听过、闻过、尝过,不要水过无痕,要留下一些语言,写过一次万言书,再说自己行不行。
我不能让“自卑”这两个字成为我不奋斗的借口,让自卑来掩盖我的懦弱;我去争取我该争取的,大胆的闯,即使失败了又如何,不过是为下一篇华章积累更为丰实的素材;万一成功了呢,几率虽小,但不是没有可能,不努力成功率为零,努力的成功率会提高很多,对于自己而言,其实就是0和百分百之百,各占百分之五十的概率,很高了,不努力去拼,才傻呢。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进入运营学院,因为它重新定义我的进步路程和方法。进步就是不停的给自己找虐,找不痛快。
人生只有一次,不折腾过,不努力过,不尝试过,最后来后悔我没试过,是愚蠢的遗憾。我们不能给自己留后悔的机会,抓住时光,让我们拼一次,不负时光,不负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