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雪融化了会变成什么?”“是——春天。”
纵然南国没有雪,而春天已然到来。门前的两棵龙眼的树枝枝丫丫抽出豆绿的新芽,春暖大地,雨露浸润,伸向天空的枝条冒出了一枝枝浅绿色的花,遥看似伞,近看似柳枝。我站在阳台静静地倚着,风拂过脸庞,清冽袭人,昨天下了一场小雨,气温骤降,较之昨日冷了许多,空气里还弥漫着泥土的气息。
“啊,好想出去踏春。”看看朱红的木棉点缀茶褐色的枝干,穿在田野里硕大饱满的向日葵,踩着石子路,触摸柔软的小草……感受自然中的生命,汪曾祺说:“人生忽如寄,莫辜负茶汤好天气。”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美好的事物也随处可得。一抹阳光,一场雨,一缕清风,一片叶子,一瓢水,一星辰,还有人间烟火的一切,一杯醇香的豆浆,一碗热滚滚的粥。
生活本就单调而重复,可我们的心态确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剂。没有尽头,没有开始,只有对生活无尽的热情。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一种对生活的向往,对未知的探索。生命有限,人会变老,但是好奇心和欲望却可以超越年龄,终其一生。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说道:“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其实,生活不就是这样子吗?
喜欢看电影,但我不懂得鉴赏电影中的结构、音乐、剧本、镜头等艺术,纯粹地感受它带给我的或感动、或疑惑、或美。就像是我很喜欢书,这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其实我也经常忘记书中的剧情,留下来的更多的是当时阅读带给我的感受。不懂,但不妨碍我喜欢它们,不是吗?
生活的要义,或许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答案,那又有什么所谓呢?这个过程,细细感受和体会细碎而丰富的情感,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在《山茶文具店》中,雨宫鸠子作为第十一代代笔人,在镰仓独自守着文具店,本不喜欢这项工作的她,在一次次接下委托人的任务后,自己的人生也有了变化。为鱼福的老板娘写夏日问候卡,为园田先生写给青梅竹马,转达安好的信,还是为白川清太郎先生写一封从天堂寄来的信,平淡的语言里流淌着暖意,让人潸然泪下,也倍感治愈。所以,当我们真的用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或许得到的收获是内心的丰盈。
窗外的风呼呼作响,落下窗帘,橙黄的灯光照亮了屋子,安安静静地坐着写写字已是一个月前的事了。写作总是不能坚持,写写断断。随意地表达内心,想到哪写哪,让思绪顺着指尖滑落,肆意敲落键盘。只是很开心,心,在这一刻如山一般平静,那样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