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人文景观的历史沉淀、巧夺造化,自然景观别有的一番鬼斧神工、不加雕琢的美。而与水的碧波荡漾、飘逸灵动、白浪滔天、波澜壮阔相比,山的危峰兀立、拔地而起、怪石嶙峋、重峦叠嶂更有一种沉稳、大气的特殊魅力。看过华山日出,黄山云海便成了我心中魂牵梦绕的地方。
趁着中秋假期,马不停蹄连夜出发。由于西安到黄山的航班多是联程,索性选择中转合肥,再坐凌晨的高铁辗转到达。刚到合肥就一直下雨,抱着侥幸心理坐上高铁,希望“水光潋滟晴方好”,却是“山色空蒙雨亦奇”,直至后来发展成“瓢泼大雨落汤鸡”。进入黄山景区后,同车游人看到下雨都选择坐缆车,而在自己的概念里执拗地认为“缆车≠爬山”,毅然选择徒步前行,没想到一路走上去除了下山的游客就我们三个登山的人,按照当下流行语来描述——感觉“整个山都被自己承包了”。前山陡峭,后山平稳,因为想在登山途中看到迎客松,果断选择从前山慈光阁迎难而上。雨越下越大,刚开始还能看到一些朦胧的景色,后来周边被层层水雾包裹,如临仙境,同伴还不忘调侃:“八戒,这里有妖气!”穿上冲锋衣、雨衣、鞋套后,依然抵挡不住风雨热情的“洗礼”。咬牙坚持,互相鼓励,爬到缆车处终于遇到了一小拨游客,心安了一些,看到迎客松的时候竟然有些许感动,一切苦力都没白费。莲花峰封山育林正在“休息”,天都峰由于天气恶劣也被临时关闭了,一鼓作气登上光明顶,往下看,两米外一片虚幻,日落、云海是看不到了。在山上住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五点满怀期待打开窗户,大雨瓢泼依旧,看来日出也别指望了。整装完毕,和同伴开始徒步西海大峡谷,从早上八点一直走到中午十二点,终于到达谷底,包里“弹尽粮绝”,小腿开始酸痛。看着由于两天暴雨水量大增的高山深涧,没有同伴的兴奋,反而有一点失落:“想看的日暮云海没有看到,该走的路倒一步没少”。
刚下山就开始天晴,老天仿佛故意和我开了个玩笑,看着碧空万里,我深深地叹了口气。同伴属于乐观主义,诚挚地劝慰我:“平时晴天哪儿能看到那么气势磅礴的大峡谷呢,再说这种暴雨天爬山的经历也是第一次,多考验毅力啊,我倒觉得挺有意思。”同车的大叔也在哈哈大笑:“我来黄山五次,四次都是晴天,就这一次大暴雨,小姑娘你运气真好啊,下雨是财哪。”听到他说前四次来都是晴天,我更郁闷了。等到了宏村,吃好吃饱,身体暖和了,心情也舒缓了许多,注意力转移到了宏村的古朴建筑上,关于黄山的遗憾倒忘却了不少。
在宏村中心有一湾半月形的水塘,被当地人称为“月沼”,由于宏村布局状似卧牛,月沼也被叫作“牛胃”。看着塘面水平如镜,周边青石铺展,白墙青瓦分列四旁,蓝天白云跌落水中,别提多美了。穿红衣服的导游拿着喇叭带着一队游客来到塘旁,开始介绍,声音虽聒噪但自己心情好反而也不觉得烦:“当初挖月塘时,很多人主张挖成圆月形,但当时76世祖的妻子胡重娘却坚决不同意,她认为‘花开则落,月盈则亏’,要留有余地,保持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智慧,只能挖成半月形才合适。”导游带着队伍走了,这句话反而留在了耳畔和心里,使黄山云海的遗憾一扫而空。旅游本来就是一件随缘、随意的事,何必强求天气总是晴朗呢。没有经历黄山持续的瓢泼大雨,怎能领略、珍惜宏村此刻惠风和畅的惬意和幸福?事事没有圆满,但我们经历、拥有的一切,就是另一种圆满。
半月形的月沼旁密集建成了祠堂、马头墙民居楼。月沼如镜,映衬着淡墙浓瓦,美得如同一幅水墨画。
C@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