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祷:希望多年后的自己可以对自己说:一直很落后,一直很拖延,唯一骄傲的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每天一个愿望一个愿望的许,心中的念想一天一个样,这些像空头机票的念想,填满一天天的无聊时光,也每天每天的增加一点点焦虑,一点点推动力,一点点希望,一点点的坚持。
一直寻找幸福之道,寻找快乐之源,寻找内心宁静的力量。
当你觉得你很普通,妒忌心就会探出头来.
一切的万物之源都是欲望造成,希望生活过得好而努力工作是欲望,期望有自己的房子而努力是欲望,希望拥有名牌包包是欲望,想吃上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的事物是欲望,希望出去看看世界是欲望,希望拥有他人是欲望。
但凡想成私有化的都是欲望,小到一颗糖果,大到房子,飞机;朋友也好,爱人也好,只有有想把其中变成私有化的都是欲望。这些万恶的源头,会吞噬内心真正的需求,变得贪婪。
会有疑虑:没有这些欲望,那不是没有动力吗?没有渴望,生活也没有了期望,没有向往,那会不会变成得过且过,安于现状,最终成为咸鱼。
这个问题无数次的跳动在脑海,害怕一但简化欲望,会变成被动着自己实现一个又一个的欲望,成为陀螺的被惯力牵动着,我们需要的是分清楚欲望和追求的有所关联和有所不同。
欲望等于私有化,是一种外在的体现,更多的是物质体现,一种虚荣感的满足,一种世俗眼光的满足,一种社会共存的一种标准衡量;追求是一种内心渴望,它有营养在输出,随着不断前进,营养不停的供养,是体现内在的成长,没有外在的物质的光鲜,却是长久保鲜。与其说欲望的满足感是建立在别人给自己的赞美和肯定,那么追求就是自己给自己赞美和肯定。都是营养供养,一种是向往寻找,一种是内在需求,自己是最可靠的人,这句话一样适应与任何地方,当然包括这需求关系链。
那么答案就出来了,当我们无法满足众多的欲望时,我们应当学会对欲望进行筛选,筛选期本一:回到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最简单的衣着,我们会发现其实供养我们生存的需要真的很少。剩下的精力就可以放在内心追求上,简称:梦想。
当梦想脱掉益利的裟衣,褪去荣耀的光环,就成了滋润的心灵的养分,让我们成为我们自己。
当我们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少有的需要上,就会发现另外一片天空,人生另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