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第二天: 主题:我是谁?
1: 问题:「你是谁?」
可能回答:我叫****( 只是你的名字,一个代号)
可能回答:我在一家外商计算机公司上班,我是负责软件产品的行销经理。
(那也不能代表你是谁。如果你换了工作,这个『你是谁』的内容不就要改了?)
可能回答:我是个苦命的人等一些生事。(这是你的一个身分认同,一个看待自己的角度。)
可能回答:「我是一个身心灵的集合体!」(你是你的身体吗?而你所谓的心和灵有是什么?)
体验训练:现在,闭上你的眼睛。(什么都不要想,让你的头脑暂停几分钟…)
那你的感觉又是什么呢?
可能回答:能觉知到自己的思想,我也可以感知到我的情绪,所以它们都是我的一部分呀!
如果主体的我能感受到作为客体的思想、情感,那么两者不应该同为一物的。
「所以,『我是谁』这个问题,正面是很难回答的,我们目前用的都是否定法──以上皆非。」
互动举例:你看到我的手指了吗?
如果月亮是代表我们真正的自己,而且它是无法用言语具体描述清楚的东西,那么我们所有用语言去描述它的尝试,就是这个指向月亮的手指,而不是真正的月亮。」
互动举例:就好比说,从来没有吃过冰淇淋的人,你对他再怎么样描述冰淇淋都没有用的,是不是?」
「如果他真正地尝了一口,那么所有的语言都是多余的了……」
总结:因为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2:训练作业:(作业--探索和体验模式互动)作业:我们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的东西?」(让大家在生活中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