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初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我的关注点在于作者传授的阅读技巧,因此我整理罗列了各个阶段的阅读步骤。由于还未熟悉这样的阅读方式,我试着生搬硬套,导致的结果就是阅读非常吃力。
但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阅读亦是一个练习的过程。通过阅读足够多的书籍,锻炼培养自己的阅读方式,熟练地运用阅读技巧,才能达到理想的阅读境界。正确的、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不仅能让阅读更轻松,也会让我们有更大收获——提高信息捕捉能力,关注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此次再读,我更关注这本书背后的精神——关于两位作者,关于写作目的与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意义。
关于作者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自出版到现在已经有80年了,仍然占据各大电商平台畅销书榜。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籍呢?有什么神奇的魅力吗?毋庸置疑,这是一本关于阅读方法的经典的书籍,细致地揭示了阅读的本质。
作者是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莫提默·J·艾德勒是美国的著名学者、教育家、编辑人,西方世界伟大名著项目的发起人。查尔斯·范多伦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从两位的身份可以看出,应该是与书籍接触密切的人,因此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他们能创作出这样一本优秀的书籍。
关于创作背景
在1940年以前,两人平时很喜欢读书,但却发现身边大部分人读了很多书却收获不多。后来,他们发现这些读书收效甚微的人在读书的方法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区。考虑到当时市面上没有一本比较权威、细致的关于阅读方法的书,他们两人决定共同合作,将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分享出来,而这些经验方法成就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应该说,这是一本为读书的人,或是对于为增进自身理解能力而读书的人所撰写的。
关于创作目的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在现代社会,信息更新很快,读书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必要。尤其是互联网、手机、电视等,已经取代了书本所能提供的基本功能,就好像手机的拍照功能取代了画画的部分功能一样。
但有一个严肃的问题是,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我们在获得各种资讯信息的同时,也耗费了很多时间,而这些信息能否帮助我们增进自身对世界的理解呢?
莫提默·J·艾德勒说到,很多的媒体经过太精心的设计,倾向于让观众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就能获得相应的知识,但这样包装过的内容,受众根本来不及思考就直接进入到大脑之中。实际上,太多的信息,就如同太少的信息一样,都是对人的理解能力的阻碍。甚至可以说,现代的媒体正以泛滥的信息,阻碍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能力,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反复重申阅读的重要性,通过阅读增进自身对世界的理解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莫提默·J·艾德勒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一本书,拿给不同的人阅读,有点人读得津津有味,并且对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有的人翻看了一眼,就把书扔到墙角。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
原因首先在于这个读得好的人,在阅读的时候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他知道自己想要读什么书,带着一定的目的阅读,而不是泛泛而读。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他是运用了一些阅读的技巧。因此,当我们在阅读一本书之前,首先要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阅读?自己想解决什么问题?自己对这本书的哪些知识感兴趣?读过哪些同类型的书……总之,阅读是要带着问题出发的。
如果说阅读是一种活动,那么想要在活动中获得更多价值,就要保持一份主动阅读的活力。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的世界里,主动探索更多的东西,从而收获更多乐趣。
阅读技巧不必再重复,通过细心的阅读与耐心的摘录,每位阅读者都可以总结出书中的重要阅读技巧。但真正重要的,是去理解,去运用。
每字每句都体现着两位作者的人文关怀,体现着他们的大智慧。可以说,无论历史的大浪淘掉多少沙,无论在知识爆炸的年代诞生出多少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都具有它无法被代替的地位。
带着这样一份敬佩,我的阅读过程变得更愉悦了,仿佛在于两位作者穿越时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