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的时候,常被周围的邻居开玩笑:“又去你的花果园了”我却总会含着羞涩而又有点愤怒的眼神报以嘴角一瞥。心想我又不是孙猴子还去花果园呢!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长大,对苹果园的记忆却越来越清晰。
记得那还是七八岁的时候,我家还在农村。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片很大的沙漠,一到春秋两季,总是黄沙漫漫,把周边的农田可害苦了。可对我而言那就是天堂。在夏天,可以在沙河里洗澡。在秋天,就像电视剧里的飞天英雄一样站在风沙之间寻找武侠的错觉。可有一年,很多人就开始把这片沙漠逐渐的推成了平地,父亲更是积极地相应,也同样的开辟了一块属于自己家的沙地。虽然不大,但总算也是有了一块。虽然那时候我的年龄不大,身体有点偏弱,但在农村已经可以作为家里的一份劳力了。奶奶对我很疼惜,我呢也是以读书为名不愿帮家里干农活。可是从开了这片沙地以后,奶奶就变了,只要是沙地里的活奶奶总是极力的要我跟在大人后面。当时还生气,到现在长大了,再回到曾经栽树的地方,当年的那些小树苗都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时才能回味奶奶起当时的良苦用心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我再次回到苹果园的时候已经是人到中年人了,回想起这些年的生活可谓“一以贯之”。人的成长和这些树有什么分别呢?从一颗颗小树苗开始,历经四季变换、风吹雨打、人的灌溉和技术员的修剪,一年年的岁月积累才成就了今天的栋梁之才。这才是奶奶对我的真实用意,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更为我留下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机会和我岁月年轮的足迹。
苹果好吃,但栽活苹果树可是需要很大的付出。尤其是刚栽树头两年的春秋两季。春天栽,秋天埋都是在风沙里干,整天跟在大爹的后面。他是一个很吃苦的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对于农活他守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定律,早晨天不亮就出发,太阳落山后回家。所以那个时候盼太阳下山是我最大的期望,总感觉时间过得真慢啊!
树苗的成长也和人一样,不光是需要充足的营养,更多的是要在春秋两季对果树的修剪。那个时候家里还没人会修,所以还得托关系请专门的技术员。因此,每年的修树对家里是一件大事,这个我倒喜欢。在头一天的时候就已经把肉买好就等着人家第二天的到来,就怕有丝毫的不足影响了果树修剪的质量,影响了对未来的成长。修树可是个技术活,没有雄厚的知识积累还真修不了。首先你得确定那根是中央领导杆,我当时觉得很好笑,树也和一个人一样还需要个领导,真是不可思议。再次确定层级关系,从上到下逐步分成上下级的关系。其三,根据受光的范围,围绕主杆,把树分成三个大支,让其慢慢成长。虽然一年年的努力,一点点的付出,但也不是每棵树都能最终开花结果的。
苹果上市的时候,家里是喜气洋洋的,在头一天的下午,全家就总动员都去摘果子。第二天不到天明就拉倒城里的集市上批发,可真正到市场上才发现,比我们起得早的人已经黑压压的一片在哪相互砍价,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五彩缤纷的水果摆满了市场的每个角落,想要找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真的只有使出见缝插针的本事和厚黑绝学,否则就不会有自己的立锥之地,等一大早的水果批发完,人就已经累的虚脱了。
苹果园在一年年的吸收着家里人的劳力,可也乐在其中。冬去春来,果园里开着五颜六色的花。苹果花自然是一副主人翁的架势,一朵朵小小的花瓣就如同雪花挂在空中一样开遍了整个田野。桃杏就无需多说了,“桃花开、杏花败”大有一副你方唱罢我登场相互争艳的姿态,粉嫩嫩的自有一番风韵。最惹人心疼的还数梨花,清晨的梨花在雨露的滋养下仿佛是含着眼泪楚楚动人。夏天刚到的时候,杏子就打头阵出世了,这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刻。一整年的水果从这里接踵而至,绵绵不断可以吃到来年的春天。秋天来的时候树叶就像铺在地上的床一样,那时候在农村也不会觉得地有多脏,躺在软绵绵的树叶上望着天空就像眨着眼睛的星星一样画满了天空,可以自由的畅想。冬天的果树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却最耐人寻味,没有树叶的果树在冬天长的离奇的快,过几天时间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居然长粗了一大圈。就如同积蓄能量一样,为来年的丰收韬光养晦。这也许就是成熟的表现。
由于经济效益和精力的原因,果园里的果树已经挖完了,但四季分明的果园就如同人的生命一样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记忆。从赤裸裸的一根小枝条开始,历经风春雨打,只有活下去才能慢慢的红遍了整个山野,最后硕果累累。这些成长的自然规律不就是我们苦苦追寻的人生哲理吗?我们还需要上下求索吗?道法自然不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答吗?怀念家乡的苹果园,怀念小时候跟在大人屁股后面的美好生活,虽然苦点,但受益颇多!
2018年10月30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