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遇见的每一件事,或许答案都是有两个“A计划”和“B计划”,“A计划”需要你披荆斩棘;“B计划”只需要你得过且过。
在《一起同过窗2》中,男主角路桥川说,“很多时候你喜欢B计划,仅仅是因为它看上去比A计划简单很多。拖延几天要比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容易,劝别人放弃要比陪着别人坚持容易。”在他的劝说下班级的同学选择在规定时间里拍完作业。
有人说路桥川是最会攻克人心的,但是我觉得不是他会攻克人心,而是道理攻克的人心。或许这个道理有些鸡汤的成分。但是又不是不切实际。
很多时候,我们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确实会有两个选择,虽然A计划很难很费神但是并不是做不到,咬咬牙一定是可以完成的。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却会选择B计划,因为它很容易,会让我们不从长远的看至少此时我们过的很舒服。
我们总是会经常会选择B计划的,比如关于考英语四级。很多自制力强的人,在大一就过了。而对一些人来说,觉得大学4年至少有7次考四级的机会。所以下一次机会也就成了我们的“B计划”,自然而然的,在每一次考试前和每一次考试后都会表现的斗志昂扬。
考试前是因为,要考试了,心里紧张想着要学习啊。要背单词啊,这次要过啊。考试后呢?因为知道自己过不去,所以又踌躇满志的觉得要好好学习,下次必须过,因为时间不多了。
而在这两段时间之间的一大段时间都活生生的被我们浪费了。但是就拿英语的学习来说,真的是需要一个人长时间的坚持,不仅仅是英语,其实语言类的学科都是这样,所以“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理念并没有什么用。
但是总结而言,并不是A计划不能实施,只不过是我们潜意识的已经同意了自己实行B计划。
我认识一个女孩,在她的生活里就是虽然有B计划却不会放任自己选择B计划的人。
她是一个普通人,和我们一样同时考上了一所大学,在二本的学校里,其实周围的学习气氛并不好,没课的很多时候都以寝室为单位,集体睡觉。
而她从来没有周六周日的时候会晚起一点儿但是也是7.8点钟的样子,平时有时间就去图书馆学习看书。或者做兼职家教,很少能看见她在寝室里懒散的样子。尽管这仿佛和整个寝室格格不入,但是她活的却是特立独行,四级六级都过了。
她并不是没有B计划可以选,而是她只给了自己A计划,所以她比周围很多的同学活的有层次,活的没有那么迷茫。
大学中的考试大多数是有范围的,所以只要你认真的背题。背一些做题的套路,大多数人是不会挂科的。这个看起来只有A计划可以选,可是依旧是有一小部分挂科的同学。原因是他们在应该学习的时候熬夜玩游戏,想尽一些办法逃课,一学期下来看老师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自然是会挂科。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可以补考,因为大多数补考都会过的。不需要奖学金,当然怎么舒服怎么过,反正有B计划,补考的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给自己一个放松的B计划,进而放弃了过程艰难结局美好的A计划,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沾沾自喜。熟不知苦头在后面等着我们呢。
我在简书上一个作者那里看见了这样的话:这世上有两种工作,一种是你不喜欢的,另一种是你痛恨的,可最后你都得懂,但凡是工作,就没有让人喜爱的。
其实那个你不喜欢的工作又何尝不是那个你不喜欢的A计划,其实只要你想,你就能把A计划做好,并且做的漂亮。
不仅如此你选择了A计划,决定了你以后的生活是花了大半天打完一局王者荣耀然后点了外卖,还是花了好大半天看完一场画展然后读了本雨果。
完成A计划的过程也许让你困苦,可是费了很大力气爬到山顶看的风景一定比山脚下的风景更加广阔,并且经历黎明前的黑暗才知道那道光给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