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见《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之前,看书学习还是学校的那套,去理解书中的知识点,更多是一知半解,勤奋一点就整理一下结构,然后就把书中的知识点,存入大脑的记忆中。偶然在某个瞬间会联想到书中的知识点,想起来自己读过某本书,生活和工作并没有因为读书,而有显著的改善。反而人变得越来越焦虑,因为得不到读书的即时反馈,时间长了就会质疑自己的方向,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在书的开头讲的,关于读书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没时间、没精力、看不懂、记不住、看不下去“,都在自己身上出现。也让我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想要知道”折书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吗?
拆书法概要
“拆书法”以自我为导向的读书,要能为自己创造价值,解决问题,它的适用边界是致用类图书。RIA便签法=阅读拆页+讲解引导+拆为己用,R阅读原文,I重述原文,A分为A1和A2,A1联系过往经验,A2规划具体应用。
操作步骤
1.确定要读的是致用类的图书
2.检视阅读图书,遇到较难理解的地方,问自己:这对我有多重要?如果有用,则放慢阅读速度,细读相关内容。
3.拿一张I便签,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相关信息,也可以是总结、启发。
4.A1便签,问问自己,有没有经历过相关的事情或听闻的类似事情。
5.A2便签,规划自己今后可以如何应用,先考虑应用的目标,再写下达到目标的行动。
6.在贴了便签的书页旁,贴一张指示标签。
- 把A2便签拿出来贴在醒目的地方,提醒自己日后应用。
I便签重述知识的标准
1.诠释:基本用自己的语言,不引用原文
2.准确:对原文相关知识点解读准确
3.清晰:逻辑清晰,文字精练。
4.致用:将原文知识点总结或加工成具体的操作方法或建议步骤。
常见误区:附会旧知
A1:内化知识的标准
1.鲜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认知。
2.故事:相关叙事要素基本完善,能够清晰地体现出起因和结果。
3.对应:与I便签4个要素对应,使之成为更贴切的案例。
4.反思:反思成功或失败的经验。
常见误区:泛泛而谈
A2:应用知识的标准
1.目标:是否规划了目标?目标是否符合SMART法则?
2.行动:行动的意义,步骤、人、地址、时间。
3.关联; 是否使用了原文或I便签的方法
4.可控:可量化、行动显性化吗?
常见误区:决心泛滥或感慨万千
收获感悟
I便签,用自己的语言去重述原文。起初在组织语言文字时,很难走出原文的结构框架,更多是把原文意思用另一个词来表述,类似用中文翻译中文,特别的生硬。后来在参加好书快拆活动,看到涂大侠的拆书案例,I便签写的通俗易懂,比原文更贴近读者,更接地气,简直就是艺术。这时领悟到要写出好的I便签,要求自己理解原文片段知识,梳理出片段的主旨,然后打破原文的结构,用更贴近自己生活的语言来重述。一是对自己语言和写作能力的提升,二是迫使读者去理解原文知识,一知半解可不行。
A1便签,联系自己的过往经验,在A1的时候,经常会陷入无东西可写的状况,往往是坐着想好久,才想起最近有某件事比较符合。就像是一个契机,把自己记忆盒子里的事情,一个个地打开看一下,有时会发现遗忘很久的事情。一旦打开了,就会涌出很多经历,很好玩,不过开始想的过程比较痛苦。
A2便签,规划应用,开始在写A2的时候,往往是将来自己要注意什么,不要犯类似的错误。后来发现不符合要求,也对自己没什么用处。接着就把应用缩短在一周内,结果还是会出现难执行的情况,往往会被其它事情所打乱。后面就进一步的把执行动作细分到马上就能做,时间缩短到2天内。最大的感受就是,规划应用初期难度不要太高,否则自己的畏难情绪就会出来阻碍。
前因后果 适用边界
1.分析信息的关键是追问前因后果
前(前车可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
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2.整理信息的关键是明确适用边界适(适得共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实例?
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
什么情況下是不管用的?
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的问题?
界(楚河汉界):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