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惯了虚构类书籍,拿《射雕英雄传》来说吧,宏大的故事背景层层展开,看的人手不释卷。非虚构类书籍可就枯燥多了,比如这本获奖无数的《影响力》,作者想要表达的显然是经过实验证明的科学,可自己有很久不去相信科学了,再者对于实验调查方法不是很认同,整本书没有一个公式,全是描述性语言,自然没有吸引力。
既然是好东西,那就是有用的。自己的大脑一下子接受不了,那是自己认知模式的问题。先看看这个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需要做的是长期有用的事情,大脑的反应机制是太希望立竿见影了,短期没有用就不去学习。那无用的事情呢,干脆就不要做了,节省自己的时间,也省得给他人添麻烦。
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叫遗忘,这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已经写进了我们的基因里。哦,原来过目不忘才是病啊。那就想错了,这件事告诉我们要用大脑来思考,其他的事情可用辅助工具来记录。
我就遗忘了刚才读书的内容,只记得这是痛苦的读书经历,作者在那儿夸夸其谈,说影响力无处不在,并教给我们应对方法。谁会愿意把这种方法在朋友身上尝试呢,况且那是唯一的朋友了。
这就是我得出的结论,所有非虚构类书籍都是枯燥无趣的,但有用。那就去学吧,等学会了就不觉得有什么了,这只是我们大脑的反应罢了。
英语可不一样,不要再学了,直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