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富爸爸穷爸爸》是我第二次读了,第二次读又比第一次读精进不少。对内容性叙事不再关注,而转而更加思考其背后的逻辑和价值观。这本书其实一个就说了这样三个概念,第一,资产项和负债的区别;第二,职业与事业的区别;第三,不要害怕失败,勇气的重要性。
第一,资产项和负债的区别,用书中最简单的概念区分,资产项是能够带来现金流的,而负债是带出现金流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买房。如果这个房子是买了价值投资,准备持有一段时间就出手的,或者房子买来是为了出租,且租金大于需要付的贷款,这个房子就是资产项。如果,这个房子仅仅是为了住,而且买了之后其市场价格还下降了,那么这个房子就是负债。
然而,单纯这样理解资产项和负债表面的含义,没有任何价值,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复利。资产项是能够产生复利的,而负债则不行。把钱存在银行,钱是按照单利计算的,如果有人一个月把钱拿出来,而后又连本带息又存进去,人为的制造‘复利’。即便如此,我们还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威胁,如果那个利率小于通货膨胀的速率,那也不算是‘复利’。
‘复利’最直接的体现是由小到大。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句话‘投资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资’,如果不深刻的理解这句话背后的逻辑,我们是做不到很好的投资自己的。因为把自己看做一个公司的话,时间是稀缺的资本,它也有好的业务,差的业务,我们首先需要选择做哪些业务。投资自己,我们要尽量做‘复利’利率高的东西,比如说学英语,它可以极大的扩充我们的阅读范围,增加理解力。一项好的兴趣,能够带动其它的兴趣培养,这才是真正‘复利’效应叠加。
富人往往先支付自己,这个道理也源于这里的先购买资产项,后还清负债。
第二,职业和事业的区别,职业是为了钱而去做事,事业不是。
教师、医生、金融从业者、互联网从业者,这些都是职业。区分自己的工作是职业还是事业最直接的方法是,想象自己现在有一座金山,花不完的钱,你还会去上班吗?
这也是书中富爸爸对两个孩子的教育,如果一分钱没有,你再去做这个工作,然后再想这个工作对自己的意义。两个从杂货店的打杂中发现小人书阅览的小生意,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那我自己作比,我的职业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内容运营实习生,我的事业是什么呢?暂时可以定为写作和理财,那么意味着无论是在周末,乃至是在挤地铁、睡觉前的一两个小时,都得去花时间打磨它们。它们成为我的事业,是因为我热爱它们,不但是为了钱,也因为它们我能够变得更强大。然而事实却是,我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事业的起步必然是知识的堆积加上积极的实践。
而且,值得强调的是,事业和职业一点都不冲突,事业上成功的人,往往职业上也会一帆风顺。而事业,肯定也包括家庭啦,朋友啦,爱人啦,事业一定是让我们变得更强大的事情。我们很难知道更好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只有做到了才会知道。单身久了的人,总会盲目的自信,自己是一个快乐的单身汉,没有尝试过,他们永远不会知道真正甜蜜的爱情会是什么样子。
对于自己的事业,要关注,而且要持续增加这方面的知识。
第三,不要害怕失败,勇气的重要性。
一个人是否有勇气,往往决定了一件事他是否回去做。对爱情有勇气的人,才会去表白,才会行动,在行动中情商得以提高;能够接受风险的人,才会去理财,才有可能获得财富。害怕风险,是缺乏勇气的一种表现,害怕失败也是。
见识等于勇敢加上知识,知识可以习得,而勇气却很难习得。勇气的习得一定是在很多次失败中,重新站起来而锻造出来的,就像一支嗷嗷叫狼性的军队,它们一定在血与火中涅盘而生的。怎样才能有勇气呢,去尝试了,失败了,重新再来。失败只能让失败者失败,让成功者成功。
勇气产生的另一条件,是自身实力的上升。很多时候,财富和知识都可以催生个人心智的强大,而大脑的强大又会影响到勇气。一个家境良好,且外貌帅气的男生,显然在爱情方面更容易有勇气一些。
即使这本书读了两遍,还是感觉没有体会到它全部精髓。我不想以这个作为这本书有多好的溢美之词,而是对自己理解力低下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