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微博,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已经超过2亿,独居成年人口超过7700万。”
我是过了很长时间,才可以接受出门要被叫“阿姨”的现实。除了镜中日渐被抽丝剥茧的胶原蛋白,以及每次洗澡后地板上脱落下成缕的黑发,都在以一种最堂而皇之的方式来提醒自己已经在奔三的路途上一去不返。25~30岁,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能算是个熟透了的年纪,事业尚在起步,爱情遥不可及。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已经渐渐惯了要去相亲的现实。从最开始在双方父母的带领下见到异性会不自主地面红耳赤,到即使单独相处也可以气定神闲旁若无事。
于是我知道,相亲,也是锻炼另一种特殊社交能力的起始。
见到的第一个男生,第一面时已经以一种最完美的姿态成功地避开了我所有对于未来另一半有过的要求:勉强170的身高,黑框眼镜,脸皮粗糙,西装蹩脚。可他会早晚给我发问候的短信,会为我花好几百办影院会员,会带我去吃地方最贵的餐厅,会在每次见面后变魔法般从后备箱拿出各种我爱吃的水果……不是没有想过,就这样和他在一起吧。可是一闲下来脑海中不止一次浮现出他那张算不上完美的脸型,在痘痘肌的衬托中显露出无比凹凸的质感,以及阳光下藏不住的红血丝。于是很认真地问过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吗?难道我的人生注定遇不到一个一眼心动的恋人?答案显然不是。最后结果是纠结了几天,果断说了拜拜。
那次我跟眼镜男说拜拜时,还没有想过自己接下来还要继续跟几个人说拜拜,以及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和相亲对象不说拜拜。
后来才明白,人生中的很多种经历除了能够让你更加清晰地认识这个世界以外,还可以认清了自己。就像以前认为男性只要有才华有思想,最好再加上那么点幽默感就足够了,等到自己真正开始寻找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个伴侣,才发现思想、幽默这些不过是在剥离了必须的物质基础后,最让人看不见摸不着、虚无缥缈带不来安全感的东西。
谈恋爱和结婚的标准之间,永远不能划等号。
过了25岁还没有结婚的女性,不能算作妇女,却也很难冠冕堂皇地被称为“女孩”。中国2亿单身人口,又有多少25+女性在数据库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