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很显然,蛤蟆先生是后者。
父亲的冷漠和苛责,母亲的懦弱和顺从,成为了囚禁蛤蟆的牢笼,它被关在童年的不幸和无力中,年龄的增长却并没有带来心理年龄的成长,一个大人的身体住着一个儿童的灵魂,所展现出的行为自然也是荒诞和滑稽的。
处于童年时期的蛤蟆先生,因为父亲的责怪和期待落空而自卑,因为想得到关注而行为夸张,总是想博得他人的欢心,于是十分在意他人的看法,最终往往让自己忧思过度、惶惶终日,同时它又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表现得夸张且荒诞。而成年后,尽管它拥有了决定自己生活和情绪的权利,但心灵未同步的它仍然处于童年依赖他人和被他人操控的关系中,而从前赖以生存的行为,在长大后却会带来无尽的痛苦。
事实上,一名真正的成年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这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需要不断地去锻炼和成长的过程。我们不是无法独立的儿童,需要依附别人来保证自己的生活,从而活得战战兢兢。我们能够决定自己的反应,能理性而独立地进行思考,在受到责怪和否定时,我们不应该像个小孩子一样下意识地道歉,去寻求别人的原谅和平息他们的怒火,实际上,这是一种自我牺牲的做法,牺牲自我的情绪和辩驳的权利。
正如《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所谈到,一切的问题都来自于人际关系的苦恼。处于人类社会中,人际交往无可避免,它密切地对我们生活产生影响。而我们所要做的,是以一个合适的态度去对待这种影响带来的后果。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善解人意、体谅他人,现实中,我们却发现一个不在乎他人想法的人往往能活得更快乐和自在,而我们所需要的是在这种自卑和自私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困在童年里的蛤蟆先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看到很多书友都在读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乍一看书名还以为是个童话故事。其实,这是一本心理疗愈读物,被誉...
- 蛤蟆先生去见苍鹭第六次,他感觉自己好多了。苍鹭就问他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他说感觉自己更有力量了。他也...
- 在平时人们眼里活力满满的蛤蟆先生突然有一天抑郁了,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小伙伴们看到他这个样子十分痛心,便介绍他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