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工作一年学到的东西要比大学四年要多 ~被解决问题的紧迫感差遣时自学能力急速上升,虽焦虑挣扎却受益颇多。对于不受约束,特别是有家人爱护的生活,拿出同样的劲头却是需要勇气的事情。
可想要成长就要跳出舒适区,跳出舒适区就要敢于面对问题,因为你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
读历史书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时代的更迭,展示出惊人相似性,甚至会让人觉得很多事情已经注定了。视角降到个人上,道理表现在自我预言上。在通讯发达的今天,看过太多不可思议的情节。健全人的自我毁灭,身有缺陷的艰苦卓绝。
所谓际遇,从来都是,你相信什么便会创造什么,“足够好”就是足够好,但记住选择总是存在。人的可塑性真的太强了。自怨自艾不如着手改变,击破难题one by one
下面就日常问题和长期规划问题具体聊聊目前我是怎么解决的,欢迎指教~
1日常问题
"不会就要想办法呀"
每次遇到询问,我总是抛出这么一句。有人秒回问怎么想办法 起初苦笑不得~仔细分析想办法还是有规律可寻的。
依据框架分析问题
举个栗子,如果你想要追求经济独立或是纯粹赚个外快。你脑海会跳出什么?家教,服务生,试衣模特,或者就专业能力接个小项目。通常是具体的职业是吧 ~如果这样划分呢
是不是选择和想法都多了
换个思考方式
李笑来老师在《和时间做朋友》讲了个故事,他有个学生特别厌倦背单词。为了克服负面情绪,他就用考试学习的费用除以单词数。这样背单词就告诉自己在赚钱。整天不亦乐乎的~
学会观察
改变有捷径的话,应该就是观察了吧。一直觉得这个技能有点偷师的倾向哈哈~前年寒假和家里一个爷爷学毛笔字~在练“悬针竖”时,只有掌握好逐渐收力提笔的速度力量,字才会均衡好看。很考验手劲~
练了很久没有成效,灵机一动。就让爷爷再写一次。特意注意了运笔时的手,发现在收笔时,以手腕为轴转动。这样当笔偏离垂直角度时,笔头自然就提起来了~等我抓过笔模仿时,爷爷直夸我进步快~心虚如我,总觉得像是自己撒了谎~后来才想通,观察本就是一种学习方式
审视反馈
自从读了《遇见苏格拉底,我的人生睡醒了》就养成一个习惯。审视自己下意识的行为和不经意流露的想法。当然只是小儿科自己玩玩啦~这种东西很难讲,再举个栗子。
A同学希望我陪她去两小时车程的一个城市。关系一般,但我很高兴的应允了。事后自己也觉得意外,思考自己为什么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同意了。她是这么说的
“我周六要去留学中介签合同,顺便问问留学的时候。我觉得你肯定感兴趣,清楚流程你以后也方便些~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稍微学点心理学就清楚这是一个说话技巧,之后说起这事,她也坦诚是想了点办法哈哈
明白反馈的话,就知道世界上再简单的事都蕴含着大学问~近两年特别喜欢看数据,最直接的反馈嘛。eg.作为班干,需要在班群转发很多通知,稍加留意回复的时间和人数。时间久了,就摸清楚大家看消息的时间了。然后在特定时间发消息,效率就很高~怎么样,get了吗?
这部分暂时就写到这吧(今天要早睡西西XD)你有什么好用的trick留言给我啊
2长期规划
关于长期规划,被说烂的四象限法则就不赘述啦(可自行百度四象限法则)说几个有意思的~
沉没成本效应
指人们经常被历史投入的金钱,精力,时间等影响作出选择~
最常见栗子的你一定听到过!哈哈 魔咒般的“来都来了”
既然都投入这么多精力,放弃实在很可惜,于是硬着头皮坚持着,结果输的更惨。一旦发现事情不对就果断放弃,不盲目浪费时间精力。尽早止损才是最优选呀!
职业规划意义不大,人生信条和做事态度倒是可以。“承担责任,不走捷径”可是经过时间考验的~
变化永远比计划来的快。认真做好眼前事,多尝试多探索多学习,总会用上的。Jobs说,要相信每一个点迟早都会连接到一起。
嗯,就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