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那些苍凉的扉页,回过头来,感觉曾经的岁月只不过是一场空。成千上万的日子急匆匆过去,我们又在生命的长河中,留下过什么痕迹?
突然想起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的一句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这一年的夏天,风遇见云,花遇见树,萤火虫遇见星光,而我遇见你——弘丹老师拆解稿和听书稿写作训练营。
之于弘丹老师,从去年10月底我就有过交流,当时事务过于繁忙,一直搁浅。毕业这么多年,只报个两个写作班,但是弘丹老师的拆解和听书稿训练营,让我在阅读和写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深。
6月5日,报名参加为期35天的弘丹老师的拆解稿和听书稿写作训练营。
6月10号,第五期拆解和听书稿正式开课。(从6月10号到7月15号)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一、学会快速阅读。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没有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这也正是我当初参加拆解和听书稿的初衷。曾经的努力没有白费,王者速读法,让我在一天甚至几个小时,或者半小时看完一本书。曾经的我,读过一段文字之后,经常性地返回去一读再读。
每天依然坚持读书,这就是最好的自己。哪怕只有十分钟,二十分钟。
二、我是儿子的榜样。
六年级(初一)期末考试已经结束,对于他来说,数学,生物,地理这三科不是很理想。他为自己树立了目标:妈妈,你写文章的时候,我整理错题。
对于成绩,我并没有严格地要求他,只要努力就好。但这次,数学确实不怎么样,自己在电话中和我说的时候,首先检讨了自己。
又主动向他的好朋友请教学习方法,放学时两个人沟通了半个多小时,和舅舅一家聚餐之后还没有忘记和我交谈两个多小时,自己主要分析了错误的原因,述说了新的学习方法。这让我颇为感动。
有的家长说,佩服孩子的这鼓劲头,没有干不成的事。
小学时,我说过之后,他也只是草草了事。初中确实不同了。时间紧,任务重,只有在假期才是拉开距离的最好时机。
我的努力影响了他。他知道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于他的成长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三、有目的性地读书。
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培根说,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这几天阅读了《故事思维》和《苏东坡传》。首先快速读完封皮,作者和目录之后,先找到书的三个重点部分。每个部分再找到相关的论据去详细论证。慢慢提炼每篇文章的重点内容,知道哪些应该精读和略读。
我的拆解和听书稿作业写的书是《如何阅读一本书》。这里面详细介绍了阅读的四个技巧: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不同的书籍要采用不同的阅读速度。
拆解稿作业虽然被点评老师评为优秀稿件,我知道还有很多不足。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成就更完美的自己。
听书稿作业,我写了两遍,米饭老师点评一次,我重新写的另一篇,她又重新帮我修改一次。老师本身要写稿,改稿,还要点评学员的文章,而且点评都很到位。感念于心。
阅读,不是要99%的复制,只要记住1%的精华。
写下文字的这一刻,便是最好的时光。当你读到文字的时候,也是最美的一刻。此刻,遇见你,遇见生命中每一位值得记忆的老师和朋友,便是最美好的。
以后的岁月,也愿你遇见智慧,遇见善良。遇见的自己,都能精致到老,眼里长着太阳,笑中全是坦荡。
——2019年7月14日上午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