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8 周三
照料好自己,灿烂的笑
*这一段单位比较忙,从上班到下班,同事们都是嘴不停的说,活一件接一件的干。一天下来,口干舌燥,脑子乱糟糟。
下班了,同事用微信定了电影票,她说,“忙了一天,我要去看个喜剧,换换脑子,哈哈笑笑,再去吃点我想吃的小吃,慰劳慰劳我自己。”此时,她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
是呀,想起一个朋友说的,“上班时间我属于单位,我把工作照料好。因为单位给工资,拿人钱财就要替人办事,我得对得起这份工资。可下班时间我属于自己,我得把自己照料好,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我才得对得起自己的生命。”
*下班后,我一个人在办公室里,静下心来看会儿书,写写文字。因为孩子放学后会去跆拳道馆活动一小时再回家写作业,因为家里有亲爱的老妈为我们准备晚餐,所以,我不急着回家。我给自己留1个多小时独处的时间,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我照料好自己的需求,等我回到家的时候,就可以安心的陪家人说说话,陪孩子学会儿习。
*我有一个朋友,每次和她聊天,说不了几句,就能听到她的唉声叹气。每每约她出来,她总是没时间。她常常抱怨,为了家,为了孩子,她要做这做那,搞得自己又累又烦,属于自己的一点时间都没有,更别谈什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什么自己的兴趣和喜好了。
可是,老实说,她的孩子已经是十几岁的大小伙了,中学虽未住校,可也是早出晚归,中饭晚饭并不在家吃,而且孩子的很多事情并不需要她为孩子亲历亲为。她的丈夫也是朝九晚五,固定时间下班,同时也愿意分担家务,并不是什么也不愿干的甩手掌柜。按说,她可以有自己的时间,可以让自己轻松一点的哦。
只不过,我的这个朋友,她的付出感极重。她觉得她是一个妻子,一个妈妈,就该以家庭为主以孩子为主,就该围着家围着孩子转。在她的认知里,先照顾自己的需求,nonono,那是自私的表现。她可不能做个别人眼里自私的人。于是,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她总是顾及别人,习惯性委屈压抑自己。她总把自己搞得忙忙碌碌,而且大多是为了家里的事别人的事忙忙碌碌。
可是,未被照料的自己,岂会真正开心?
当一个人带着委屈压抑的付出时,被付出者接受时岂会真正的开心?
你的付出是心甘情愿,还是任劳不任怨?这两种态度,会从潜意识里呈现在外在的言行中,掩饰都掩饰不住,别人能感受到的。
*昨天朋友和我聊天,说周末她单位组织出去玩,她想想孩子在家,就没去。可是,今天看着同事们拍的照片,一个个笑得那么灿烂开心,她又觉得自己很可怜,出去玩的自由和时间都没有。她说,我怎么觉得自己好像都不会笑哦。我之前拍的照片,笑得怎么那么勉强,那么不开心啊。
我说,周末你在家干了啥?
她说,要说也没干啥。孩子在家写作业,玩电脑。她就做做饭,收拾收拾家。
我问,你真要是出去玩一天,孩子吃不上饭?还是家里就乱的脏的下不去脚?
她说,那倒没有。孩子他爸会做饭。再说家里我天天打扫,干净着呢。
…………
最后,她自己悠悠的叹了口气,其实,家人也没那么需要我非得在家。是我自己觉得,等孩子去外地上大学了,我才可以不管孩儿吧。
呵呵,孩子上大学了,你还得照顾你先生呢。等孩子毕业娶媳妇生孩子了,你还得照顾孙子呢……我调侃道。
我心说,一个不把自己放在心上的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人和事情要照顾,啥时候轮到照顾自己呢?一个心里总觉得憋憋屈屈的人,怎么会开心的笑呢?
*孩子小时,要照顾孩子。孩子大了,父母又老了,我们要照顾父母。在外我们要顾及工作,同事朋友,在家我们要顾家,顾家人亲戚。哪个年龄阶段,都有一堆事一堆人要照顾。别等了,没有等什么时候,等什么事办完了,我就有空照顾自己了。这话只不过是个好听的麻醉剂。
*身体自己看护,心情自己呵护,本分自己尽职,角色自己扮演,事可以请人帮忙,心要自己料理。
照顾好自己,并不是不管别人,只以自己为中心。照顾好自己,并不是自私的表现。照顾好自己,只是让我们把自己放在心上,学着去看见自己,去适当满足自己的需求。
其实,只有我们学着把自己照顾好,才有可能,真正的照顾好别人。
学着把自己照顾好,你会发现,你脸上的笑是经由内心而发,是灿烂而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