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变》也是一本关于行为改变的工具书,书中观点极具启发。
一、本书用实验揭示了三个事实
第一: 看似是人的观念问题,其实是情景的问题。
很多时候是周围的环境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比如很多的零食摆在面前,不知不觉就会去吃,而且吃很多。这就推导出用简单的改变(缩小容器)可以实现很难的改变(转变观念)
第二: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筋疲力尽。
比如控制自己不去吃甜食,就需要意志力自制力控制自己。一旦意志力消耗完了,控制不住后就会去吃。所以不是我们懒得去改变吃甜食,而是我们的自制力消耗之后的失控。
第三,看似心有抵触,实则方向不明。
想要改变,必须指明方向,即方向要具体和明确。比如告诉人们去购买低脂牛奶,而不是说要注意饮食健康或减少脂肪摄入。用明确的指令告诉别人如何做才能更有效地改变行为。
二、核心观点
成功的改变遵循同一套模式。这套模式包括三件事:改变情景,影响内心和头脑。内心指的是感性,比喻成大象。头脑指的是理性,比喻成骑象人。
改变的路径分为三步:指挥骑象人,激励大象,营造路径。
指挥骑象人。就是让自己更理性。足够的理性能确定明确的目标而不是模糊方向。方式有:进行数据和事实分析;确定明确的目标;制定关键的行动措施。
激励大象。就是在情感上激发爱或恐惧,而且这种激发是骑象人也认可的,真正在逻辑上认同的激发。方式有:用形象化的方式寻找感觉;用微改变的方式降低畏难情绪;用小的成功不断激发动力。
营造路径。即通过环境来促进改变。方式有:强制或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或培养习惯;用同伴的力量来激励或约束自己,等等。
三、原理分析
感性面的大象,代表着人类的天性和本能,它是情感情绪的集中地,是产生爱或恐惧的地方。所以,大象要么提供的动力(爱),要么形成阻力(恐惧)。这两种力量巨大,真正的改变就是由这两种力量驱动的。
理性面的骑象人,是反思系统和自觉系统,是认知的集中地,负责进行理智分析,是产生意志力、自制力的地方,也是未来方向的思考者、提供者。它会对大象进行反思和觉察,并试图通过意志力和自制力,与大象的动力或阻力进行抗争。
我们的行为一直被象和骑象人控制着。当象的力量大过骑象人的力量时,我们按照感性的一面行动。当骑象人的力量大过大象时,我们表现的理智、自控。某一件事的日常行为就是两者在斗争,而斗争的常态化就是习惯。
四、案例剖析
关于戒烟,现实中很多吸烟者都看过黑黑的肺部照片,是不是真的产生恐惧,从而形成吸烟的阻力(戒烟的动力)?也许一开始有恐惧,会减少吸烟量,但后来理智接管:
第一,吸烟的人肺部都是这样子,但很多人活得也很长,这个不致命。
第二,基于第一点,我想享受吸烟带来的快乐,人生苦短,干嘛不让自己活得舒适点?
象没改变(没有真正形成恐惧),骑象人(理智)得出的结论不支持恐惧,所以戒烟很难。如果要真正戒烟,一是环境的营造;二是转移他的情感方向,比如通过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来激发他对孩子的爱,这样的动力有助于帮助戒烟。
结合NLP的技术,赋予自己一种身份,让你的象(其他书里用心像来说明)变成你想要的样子,才能真正改变。真正的象决定你真正的行为,认识潜意识,不再让自己盲人摸象一般去理解潜意识,不再用模糊的身份让自己偏离目标,从而导致行动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