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一个下午,在倪萍主持的《等着我》节目中,我看到一个20岁的女孩儿和她奶奶一起来找父亲。
她四岁开始和爷爷奶奶一块儿生活。父亲多年前远离家乡音讯杳无,走时只留下一只大皮箱。母亲改嫁他人妇,只偶尔给她来电话。
在她幼小的记忆中:
爸爸是箱子里的爸爸,妈妈是电话里的妈妈。
从小懂事的她渐渐长大成人,并考上大学。在电视里,她含泪说:“我是在替爸爸妈妈照顾爷爷奶奶,我背负着别的孩子没有背负的负担。”
在村里人眼里,她的爸爸是个不负责任的坏男人,她在这种认知中长大。
偶尔一次,他打开爸爸留下的那只箱子,只见箱子里放着一本吉它琴谱,几本文学书籍,还有几封信,以及一些寄给爷爷奶奶的汇款单。
合上箱子,她震惊之余对爸爸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和全新的认识。她决心要找到爸爸 ,了解他当初离家的真正缘由。
故事的结尾,女孩妈妈出现在现场,祖孙三人相拥而泣。妈妈答应以后会经常来看她,并读了女孩儿爸爸的一封信。信的字体是练过书法的,钢劲有力。信中讲述了他离家的真正原因。
他是一个吉它爱好者,喜欢看书,书法。在农村,这些爱好并不能为家庭带来良好收入。他很爱妻子,也爱家人。于是,他离家远走,到外地做了一名厨师。他常给家汇款,但他告诉家人,若混的不好,无颜面对家人。
最终,女孩儿没有找回爸爸,但得到妈妈的爱。这个懂事的女孩儿,虽有遗憾,但她理解了爸爸,她会继续找下去。
这个故事感动了现场所有人,他们为懂事的女孩儿潸然泪下,也让电视前的我泪腺如泉涌。
谁说九零后的孩子,没有担当?谁说九零后的孩子是“啃老族”?
就在清明节回家乡祭拜我爷爷奶奶那几天,家乡已开始摘清明茶。当我坐在满目苍翠的山岗上,情不自禁一气呵成写下那篇《我热爱的故乡》,在简书发布后,一位在江苏的女孩儿,要给她远在新疆的爸爸买绿茶。
我以为她父亲是一个老人家,了解后才知道女孩是九三年的,她的父亲也刚刚50岁。现在茶已快递到新疆,不知她爸爸品尝味道可好?是否喝到明前茶的清香回甘?
谁说九零后不懂事不孝顺呢?
前年我右手腕儿坐滑膜炎切割手术,儿子从部队休假回来,我做什么他都会说:”妈妈,我来”他拖地,收拾厨房,整理房间,让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都说女儿很多遗传基因来自父亲,是爸爸前世的情人,是父母的小棉袄,儿子大部分基因遗传自母亲,儿子更愿意和母亲做朋友,和母亲交流沟通。有人说看母亲,就能看出她教育出一个什么样的儿子,虽不能完全苟同,但也充分说明母亲对儿子影响深远。
九零后是继八零后的第二代独生子女。九零后也有惰性,比如熬夜打游戏,晚起不吃早餐,做事不长久,甚至啃老,他们有所有年代青春年华时人性的弱点,也有令父母头痛的地方。曾有人说他们很自私,是巨婴,每个孩子父母都为其准备了一套房子,他们能坐享其成,不用奋斗。
随着九零后逐渐长大,最大的九零后已结婚生子,在农村结婚会更早。而在城市25岁左右的九零后,正值最好青春时光。他(她)们北漂,南漂,并不愿啃老,正在为自己更好的未来而努力打拼!他们住在合租屋里,六点起床,随便吃点早点,早出晚归,通勤路上一次用去两个多小时。
有一次去北京出差,早上七点的地铁里已人满为患,我看到很多年轻的面孔,他们站在拥挤的人群中,在上班路上行色匆匆,风雨兼程。
还有一次去北京,我顺道看望侄女,看她们租住在北京近郊一间拥挤的出租屋里 ,共用厨房陈旧肮脏,为节省开支,家里来人就用一张凉席打地铺睡下。
当时看后我一阵心酸,比起八零后也许九零后更多了一份优越,但九零后的童年也充满艰辛和无奈。
九零后的父母都是1965年以后出生的人,如今最年轻的也快50岁了。他们那一代,青年时期正赶上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中国大地,农村那时还很贫穷。第一波下海浪潮,打工潮,正是他们那一代。最早的留守儿童除了八零后,最多的是九零后。
那一代人集体的回忆是人头攒动的绿皮火车,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没有高铁,乘坐飞机只是有钱人的专利,普通百姓只是遥远的梦想而已。
九零后的父母辈为生活艰辛的打拼,他们那一代大多特别能吃苦,为人真诚,做事努力。
记得那年我儿子刚过完一周岁生日,我妈抱着他,儿子戴着那时流行的地主帽,红扑扑的小脸儿,他还不怎么会说话,在到处扭头找妈妈。我躲在别处偷偷的看着他。至今我仍然记得他那幼小的模样,因找不到妈妈而憋红的欲哭的小脸儿……写到这里,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泪水打湿我的稿纸……
就在那一天,26岁的我离开幼小的儿子,离开我的爱人,去深圳打工。
每当看到别人的孩子我都会跟着看,每当夜深人静,我因思念泪满枕巾。
一处相思,两处闲愁。
那种母子分离的刻骨之痛,夫妻分离的相思之苦,我不知读者是否能感同身受?
所以,我对那些离异家庭的孩子,总是抱以深深的同情,我更加珍惜家庭的幸福;对那些留守儿童,我总希望自己能尽微薄之力,多些善举。
当你有了孩子,一定珍惜家庭。家庭的破碎对孩子的伤害是终身的。那种致命的忧伤和对爱的渴望,会深藏于他(她)们内心。甚至会影响他(她)们对未来选择伴侣的理念和人生走向。
九零后的孩子也有很多的成功者,他们都很优秀。
在简书里,我看到很多优秀的作者都来自于九零后,他(她)们有良好的人品,积极向上,他(她)们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里他(她)们是我们的老师,鞭策着我们这些六零后的人们,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他(她)们像火把照亮着我们。亲爱的九零后们,你是火把,放在山洞,固然能带来光明,但放在山顶,却能照亮整个森林!
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对于自身没有方向的人,走到哪里都是逃离;而对于生命有方向的人,走到哪里都是追寻。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优秀的90后们,无论从影视界,实体创业,还是知识变现,出现了一个个优秀的人才,用现在的网络语说那是大咖,大v。
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九零后,你们这些弄潮儿,为你的理想而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