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李叔同的《晚睛集》: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
意思是:只要信念一直在,就总有被回应的一天,哪怕现在无人理解,终有会有被人理解的一天.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将这种信念或理念加以推广,能有一人算一人.
李叔同,是弘一法师的俗名。他在音乐、诗文、戏剧、篆刻、书法,绘画上均有极深的造诣。还是觉得不能概括其能力,再加一句:丰子恺是他的弟子之一。
而且,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
我把背景解释这么多图啥?
今天读那本书《杜甫的五城》里面有讲到,赖瑞和赖先生对《大悲菩萨碑传》的情结。原文是这么说的:“过去十多年来,我在国外漂泊,一直对另一半失踪的碑文,念念不忘。常常想,甚么时候有机缘,我一定要到碑文的来源地宝丰去,寻找这一通石碑,把碑文补齐。”
而且,他真的找到了。
执念,是我闪过脑瓜子的第一个词。
《金石录》
写这个小标题,我是想唠唠嗑,说一说对事物执念很深的,赵明诚,对,就是李清照的丈夫那个赵明诚。他一生除了当官,就是倾心于搜集金石书画,跟他妻子李清照,几乎散尽家财曾尽全力收集。赵先生南北为官,经历了靖康之乱,生平收集碑文书画几乎散尽,据说此前他还把衣服抵押了换石碑回家,到死还惦记着《金石录》。
赵先生逝世后,李清照居士花了两年终于完成巨著《金石录》,巨著,内容和卷数,在此不再赘述。
金石录有啥用?
“发扬了以金石证史的治学传统,在金石研究上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对史学、考据学、文献整理和金石书法的研究,至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你也许此生也不会去读金石录,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一个执念,不仅仅是对后世人的影响。或许,执念的行动者,当时也是特别喜悦的。
有《金石录》后续为证: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我没啥爱好啊(执念啊)
这是我听过的最多的一句话了。一天玩3--4小时游戏,逛2小时淘宝,刷5小时美剧+韩剧。这些都是爱好呀。
大学时代,我爱刷日剧,一天能看六个小时双字幕日剧。虽然,口语飞速提高,可也用时间作为代价了。对我来说,其实当时不是有效的方法。
拿得出手的那一两件事
年纪轻轻,不要轻易谈人生啥的,没阅历和资本。就谈谈见闻嘛。
简书一哥彭小六说要学英语了。他真的去学了,而且,还把短时间就实现的阶段性成就分享出来了。
其实,在最初,看到别人行动后的变化,我最多的感受就是:焦虑。
焦虑自己做不到,焦虑别人又做到了,又螺旋向上了,螺旋越来越宽。
现在看来,是执念不深,换句话说:我不够爱一个事物。就像初恋时放手一样,纵使有一万个说辞,也只有一个原因能解释:执念不深,不够爱。
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
说到这个话题了,谈谈爱情观吧
要论这种鸟的稀缺程度,我只用一句话概括:从1960年代开始,朱鹮的数量陡降,到1970年代,中国、日本和苏联的科学家花费大量精力寻找朱鹮但一无所获,一度以为朱鹮已经灭绝。
现在人工饲养跟野生加起来,大概2000只(2014年)。跟大熊猫一个感觉。
哎哎哎,不是说爱情吗?咋又说别的地儿去了?
朱鹮被称为什么?爱情鸟。
因为朱鹮的一生只会选择一个伴侣,并且至死不渝的守护它们的爱情,如果伴侣死亡,它们将终身不娶或不嫁,这在动物界实属于罕见,这也是朱鹮繁殖能力低,成为稀有鸟类的原因。
真是的,这种人的精神稀少(梁祝,罗密欧与朱丽叶)鸟也稀少啊。
好,执念谈及于此。打住。
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爱好,哪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爱如初见,念及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