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老家上学的时候,除了读课文、演讲会用普通话,其他时候甚至语文课,我们都习惯了土式方言。
大学是在湖北读的,于是开始接触鄂式方言。到现在还记得武汉的两位同学鄂式方言的狂野粗暴嘶吼。大学还有位同学是江苏的,吴侬软语听了四年,依然没有听懂一星半点。但是甘肃方言,更接近普通话,只是听上去带了点西北的彪悍。
工作之后,来到广州。常言道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广东人说普通话。确实粤语离普通话太远了。
我觉得到走到哪里,我都能适应。湖北湖南重庆成都,吃辣没问题;江浙菜系,味淡微甜;广式茶点,则追求原汁原味。热干面可以,刀削面可以,浆水鱼鱼可以,重庆小面也行,肠粉河粉也不挑剔。
但是语言不一样,不太习惯鄂式方言,对粤语貌似也有某种排斥感,是不是晋言晋语听了二十年,说了二十年,这种先入为主的意识,是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
有时候,我特别羡慕别人顺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工作的同事、朋友、同学都来自五湖四海,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更让人有种亲切感。因为通用,便少了隔阂和差异。
昨天在客户那里开会,参会的有日本人、上海人、山西人、湖北人,日本人的发言会有翻译。但是其中两位期间不停用上海话说着、聊着。那种违和感,不是隔阂,不是差异,是有意无意的立起一堵墙,隔开的不只是主客。如果加上挤眉弄眼的小动作,会不会让人更加反感。
选择通用的标准,可能是对他人对自己的一种尊重。可能表达得不太准确,就比如同班同学,其中拔尖的几位称为优等生,平常调皮捣蛋的就定义为差等生,如果把这些标签都粘贴在显眼的位置,大家会怎么看?但是学习不能分三六九等,每个人的潜质不一样,表现也不一样。说得通俗点儿,就是你的短处,可能是别人的长处。标的不一样,是没有办法做对比。
取贫富之分,有人追求物质上的,有人追求精神上的。我们也不能把金钱资产作为衡量贫富的标准。如果真的对比,那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的。
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不分优劣,分开优劣可能是人心。不能去苛求他人,不能去过分吹毛求疵。公共场合,如果不想让别人感觉有任何违和感,就是得去找一种媒介,通用的媒介。
反之,如果一群人中,其中两位用别人不懂得语言窃窃私语,这和人后议论是非没有本质的差异。公共场合,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才是最接地气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