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该做周检视了
这个星期引起我思考的问题很多,集中在两个点
1、学校思维和企业思维
学校教会我们的,或者说学校规则把我们训练出来的,就是为自己的成绩负责,一切就是为了个人的成绩。
而我们离开学校,身处组织中,无论是哪一种组织,甚至是科研团体中,你都很难因为自己的成绩出众而获得应得的奖励。
真实的逻辑是,组织跟对了趋势,你跟对了组织,在这两个前提下,你为组织做出的贡献比较突出,你获得大奖。
没有前两个前提,你的努力,即使获得组织的认可,也是净水泼街,排场而已。
看梁宁的微博,有这样一段话:
学校时候,让人不同的是人的“素质”,仪表、谈吐、知识面、责任心
毕业后,让人不同的,是对“事”的选择,和掌握、控制能力。
2、发动群众、解决难题
发动群众、解决难题,这是北大教授刘澜为领导力做的定义,值得我们认真记取。
(对照梁宁对领导力的阐释:选择喜欢的事,选择喜欢的人,以及认知现实的现力。)
其实上面讲的学校思维和企业思维,也是刘澜老师课程里引发我共鸣的内容。
我们可以认真看看在职场工作中,是不是在解决难题,还是肤浅地游走于各种程序性流程之间,晃过了一个春天又一个群秋天?
我们还要认真的看看自己,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是否做到了发动群众,这个群众,包括你的上级、平级、组织内外任何与你有关联的人。只要能帮助你解决问题,都应该发动起来。
3、做项目研究的一点体会
上周我的主要工作,是完成一篇立项报告,从某种意义上看,其实就是一篇综述文章。算是一篇小小的研究课题。
我按时完成了,但质量并不很高,对照得到精品课的步骤,检视反思如下:
收集资料:足量、但节制
处理资料:抓住本质、找出规律
创造输出:找到需要输出成文字的重点阅读后及时成文。
1、我在完成上述任务过程中,收集资料做的太拖拉,一直没有进入创造输出这一环节。
2、处理资料的时候,比较盲目,没有刻意去找规律, 抓本质。
下次引以为鉴:
1、尽快收集,三分之一的时间进度之前就做出第一个小板凳,
2、拣选资料的时候,通过类比找规律,通过对比抓本质。
最后,本周还有一个收获,不想展开讲,但我觉得有必要列出来,让自己在下周践行的时候常常用到:
遇到选择困难的时候,不要问自己逻辑对不对,而要问自己,有用没用。
道理就不放开来阐述了,一边理解一边放手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