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你在很多地方说你对数学不是很敏感,这让我联想起了高中时候的自己,所以一直想给你写点什么,你就当倾听一下我对数学的抱怨吧~
1
我和数学的故事
我们很像,对数学非常不敏感。
记得高一那个时候,一个第一年教学的数学博士接手了我们班,反应快的同学听得特别过瘾,而我真的不知道他在讲些什么。
直接导致了我高二数学很少及格。就算后来换了一个注重基础的数学老师也有一种积重难返的感觉。
记得高二学解析几何的时候,我甚至将每一道题肢解,想明白每个条件是用来干嘛的,连灵魂都在学习数学,月考也只是勉强及格。
那个时候的感觉真的是很不爽,真的就想老子他妈不干了!但今天想想,我真的感谢那个时候我没有放弃。
我开始把经典例题写在本子上背,对就是背,用这种最笨最笨的办法,一直背到高三后期,突然有一次考试,我居然考了班里数学最高分,这是我高一高二想都不敢想的。从那以后我发现我对高中相对基础的题目大概有一些理解了,数学成绩也稳定了一些。
很庆幸那个时候我没有自暴自弃,才有了今天,我才能有了一个比较高的起点,才能和很多优秀的人成为同学。
虽然到了大学我还是不能接受高数、线代的思想,但是我可以背,不理解就背下来,一遍背不下来可以背两遍,我承认这是令人沮丧的,当你花费了数倍于他人的时间在这件事上却不如别人随随便便做得好的时候,真的很难不产生放弃的念头。
但我始终坚信,上帝让某些人从自己那里偷走了数学思维,就不会再放松警惕到让他们偷走更多的天赋。而我们却有机会在今后的人生中慢慢发现上帝留给我们的恩惠,那多美妙啊,不是吗?
2
数学学渣谈数学
学数学十几年了,虽然一直没学好,但也有了一点自己的理解。
我感觉数学其实是一种技巧,考察的是你在山穷水尽之时用什么办法化险为夷。也正因为这种特点,数学同时具有两种自相矛盾的特点,一是灵活,二是死板。
说它灵活,是因为就光是高中数学就有无数种题型,每种题型都会有一两种独特的技巧,(虽然会有一些基本的东西是相通的,但那对我们解题基本没有帮助)说它死板,是因为每种题型也就只有那一两种技巧。
这也就意味着,你背下来了这种想法,这道题就一定会做了,但短时间内,这对解决下一道题没有丝毫的帮助,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学不好数学。
3
矫情一下
大部分人对数学的感觉和我是一样的,但你会发现每个班里总有几个在第一时间就心领神会的人。
有些人偷走了上帝的思维,他们天生就知道那些技巧,只不过自己并不知道,课堂上老师的点播唤醒了这些记忆,自然使他们对这些技巧烂熟于心。
而我们固然迟却不钝,固然愚却不蠢。
我高三写的日志里有这样一句话:我开始坚信,我的笔是坚实的。能够在坚硬的生活上画出痕迹,即使不能,也能划出痕迹。
4
让我们横向拓展一下
论述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背数学”这种想法只是我的个人经验,还不能上升为道理,不一定具有普适性。所以我还想再横向拓展一下。
一万小时理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反对这种观点,但它一直在不停地被人们认同。
究其原因,可以说世界上大部分的职业是依靠积累的,(比例大概在80%左右),长时间的积累会对该能力有极大地提升。这里的积累,应用在数学领域就是背题,背得多了,积累的到位了,量变也就产生质变了。是一直以来家长、老师、舆论对于数学学习是靠聪明、灵巧思维的渲染让学生觉得自己学不好数学是有情可原的,但无数事实都证明,数学的学习是遵循一万小时原理的。
积累是大多数职业的秘诀。
作家一定是通过很多篇文章的积累才小有名气;(如果没有写很多篇至少也看了很多篇)医生一定是做了很多台手术才成为专家;程序猿一定是敲击了足够多次的键盘才开始拿几十万上百万年薪的。
当然,还有少部分职业是要靠灵光乍现的。比如积累可能只能让人成为画师,却不一定能成为艺术家;积累可能只能让人谙熟于一门乐器,成为音乐家就没有人可以打包票了。
数学不好的你,怎么样?是不是该拿出写着“错题本”三个大字的本子,把第一个字改成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