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徐铉著的《玄怪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典故,说中山国有一个名叫狄希的酿酒能手,酿出的酒芳香扑鼻,醉人心脾,远近闻名。因此,他开的一个酒店生意很好,前来畅饮、沽酒的人络绎不绝。
狄希酿造的酒最好的一个品种叫“千日醉”,这种酒,只要喝上一杯,便可以使人沉醉一千日,因此他很少把这种酒卖给人吃。即使卖给别人,也要再三关照,说明只能吃一点点,否则会沉醉千日不醒。
有一次,狄希的朋友刘玄石前来买酒,正巧狄希刚酿好一缸“千日醉”,便给刘玄石舀了一瓶。但当时顾客很多,狄希也就忘了关照刘玄石少喝。刘玄石回家喝了一杯,果然酩酊大醉。
刘玄石平时嗜酒,喝醉酒是常有的事,因此家中人也不以为意。不料过了十天,刘玄石依旧没有醒来,家里人以为他这次饮酒过度,醉死了,十分悲伤,只得备了一口棺材,把他安葬了。
这样过了一千日,狄希突然想起刘玄石已经很久没来沽酒,再仔细一回忆,想起当日给刘玄石“千日醉”时,忘了关照他不能多喝,他一定是喝醉了,于是急匆匆赶到刘玄石家去看望。刘玄石的家人告诉狄希说:“玄石上次喝醉了酒,已经死了将近一千天了,他的尸身葬在城南庄的祖坟那儿。”狄希听了,摇头说:“你们弄错了,他肯定没有死,他是喝了我的千日醉,一直醉卧到现在。我们赶快去把棺材从坟里挖出来,让他起死回生!”
刘玄石的家人将信将疑,但看到狄希不像是吹牛的样子,便拿了铁锹、榔头等工具,来到墓地挖出了刘玄石的棺材。打开棺材,果然见到刘玄石仍像安葬时一样,十分安详地躺着。狄希让人把刘玄石抱出棺来,抬回家中。过了几个时辰,只见刘玄石慢慢醒来,他睁开惺忪的睡眼,打了个呵欠说:“好酒!真是醉人的好酒呀!”
刘家的家人见了,一个个高兴得眉开眼笑。这件事传出去后,民间便有了“玄石饮酒,一醉千日”的俗语。
后来,中山的“千日酒”这一典故用来形容美酒浓郁,饮了能使人久醉不醒,多数人寓意有因饮酒而忘掉世上一切俗事的意思。
自此“中山千日酒”闻名遐迩,常被历代诗圣、文豪借酒抒情。
宋·王中《文心雕龙·千家诗》《干戈》诗中有:“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小样杜陵诗。鹡鸰音断人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安得中山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时。”
宋·李元膺《浣溪沙》中有:“饮散兰堂月未中。骅骝娇簇绛纱笼。玳簪促坐客从容。已醉人间千日酒,赐来天上密云龙。蓬仙清兴欲乘风。”
清·陈眉公名著《通览小窗幽记·围炉夜话》《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中有:“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安得一眼清凉散,人人解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