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开学的前两天,非常有幸参加了区里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我特别喜欢这种环境,愿意接收所有好的有用的知识和信息。两天的时间下来,可谓是激情再起收获满满!
听完于伟利校长的报告,我也在深深的反思自己,我的教育情怀是什么呢?我爱我的孩子们,爱我的工作,更爱我的生活,心中拥有阳光,能够照到身边的人,却没有影响到更多的人。反思我自己,从教20余年,不管是对待孩子们对待工作,还是对待生活,我都做到了真诚与奉献,却在最后的总结反思阶段没有扎实有效的进行到底,这次的培训几个老师都讲到了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要做好这件事,并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于老师还说过,最好的管理是示范,最好的教育是引领。之前一直有一个误区,感觉管理这门艺术是领导需要学习的,对于我们似乎没有那么重要,原来这是错误的,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不管是在班级还是课堂,真的都需要管理,这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智慧。在我们一成不变的“百变课堂”上,虽然每天面对的学生是一样的,但课堂中出现的种种状况却是未知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机智的育人智慧,引领我们的孩子看到更广阔的天地。管理的秘诀是沟通,怎样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很重要的。其实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的沟通,都属于无效沟通。包括我们和孩子们之间的沟通,不管是语言还是肢体,我们给到他们的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们给出去,对方收到后是有力量了还是更无力了?沟通真的很重要。
对我触动最大,影响最深的还是第二天成都刘大春教授做的报告。他从四个方面向我们讲解了学校管理研究与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报告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太多的案例都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比较接地气。
聚焦主题,聚合智慧攻坚克难,
这个主题我也是感受特别深刻,在我们现在的社会,英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一个团队裹挟向前的时代,多人组合聚焦主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团队裹挟前进的过程中,每位成员都能得到个人的成长和能力的提升。我知道,在一个单位,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学着让每个人都能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没有完美的人,却可以有完美团队的存在。我愿意做这样团队中的一员,更愿意在这样团队中成长,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素养,让我们成为一个共同体,一起成长,互帮互助,在专家的引领下,在专业知识的滋养下,在课堂案例的经验中,在实践总结的反思中,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刘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这么多年,他主要的六种做法也让我受益匪浅。在介绍每一种做法时,都有现实中的实践案例,这些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中都会遇到的、常有的事件,通过他介绍的方法,可以让孩子们更有效、更愿意和老师配合,达到了我们双方互赢的目的。在这其中运用到了好多心理学的技术,特别是催眠语言,当我们说话很有艺术性的时候,孩子们更愿意接受。当我们带着艺术性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们也会更愿意和我们配合。在我的课堂中,经常用到的就是体谅式和认同式,作为一名老师,当我们想和孩子谈心的时候,当用到——“我知道你……”孩子们就感觉特别被理解,当我们再次说出“孩子,你说的是有道理的……”他们就特别的开心。我知道,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需要得到尊重,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他们的第一本能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有一种说话的方式,叫做先跟后带,我们先认可孩子、肯定孩子,当我们认可肯定他们,再带他们向着我们的目标前进,他们特别愿意配合。刘教授给我们介绍了十种方式,比如说代入式、直观式、选择式等等,我还需要进一步练习,当这些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态,我们会越来越轻松,孩子会越来越快乐。
还记得刘老师说过的那句话,责任勤奋,事业是成就名师名校长的基石。在这里他讲到的名师名校长优良个性修炼的六个ABB,总结的特别真,细细想来,耐人回味。羞怯怯——谦虚、谦让,好合作就有好团队。谦虚使人进步,在一个团队中,都懂得谦让,才会有更好的合作。疯癫癫——执着、职业,好机会带来好命运。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机会来了,我们把握好了我们的命运,也就由此而改变了。是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坚守传统、坚守经验、坚守自我,同时,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要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笑眯眯——亲民、乐观,好心情做出好事情。心态决定一切,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来面对,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当我们心情好了,吸引来的就会是好事情,同时我们以消极的心态来面对,吸引来的也就是不好的事情,所以说,心态很重要。傻乎乎——憨厚、宽容,好人缘就是好资源。有个词语叫大智若愚,我们要学会对待所有的事情,都不可以较真,让我们以憨厚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别人,我们最终收获的也是理解和支持。雄赳赳——自信、精神,好心态产生好状态。自信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自信来自于外在别人的认可,同时也有自己内心的强大,当我们真的自信了,所呈现出来的那种精神饱满的状态也会影响身边的人。情深深——热情、真情,好关系就有好效应。所有的事情都是相互的,当我们付出了热情与真情,收获到的也将是满满的深情。
刘教授的三情管理也值得我们学习。热情管理,常有教育热情,点燃学生激情。真情管理,长存教育真情,落实以人为本。深情管理,常怀教育深情,编织人际情网。反思我自己对教育也是满腔热情,20余年也点燃了不少学生的激情;对待每个孩子也都是真情付出;20年后,看到学生的成长,也是满怀深情啊!
学的再多,最终还是应用到我们的工作、生活实践中。在刘老师最后的报告中,他抛出了一个问题,教师会倾听吗?当听到这里,我的眼前闪过很多的画面,有多少次我们并没有认真倾听学生,有多少次我们并没有仔细听学生描述的事件,有多少次我们是中途打断学生的诉说,又有多少次我们是听得那么不屑一顾?所有的事情都是相互的,当我们那么不走心的对待学生的时候,其实我们收到的又何尝不是不走心呢?记得有人曾经说过,倾听比诉说还要重要,现在想想,是的,学会倾听,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智慧。
刘老师在最后又给我们分享了管理学生的“六步法”,通过案例,让我们体会到,怎样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权威与诚恳。相信这六个步骤我们熟记在心,以后在课堂和班级管理中,就会得心应手了。
通过这两天的培训,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与短板,同时也找到了自己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听他们的做法和故事,自己也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就是这些事情,我也都曾经做过。但是我缺少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持久的总结和反思。我有自己专业的追求,有自己努力探索的方向,也有自我见解,却没有最后的总结反思,没有在提炼中进一步提升自己。有决心也用心,却没有做到持之以恒,今后我要做会干会说会写的老师,给自己设立一个远景的规划,近景的小目标,再次点燃自己激情的教育理想,朝着自己的小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前行。每个人都不完美,我们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扬长补短,才会越来越好。其实每个人都有惰性,这也是团队裹挟才能走得更长远的原因,一个团队,互相鼓励支持、互相学习促进、互相包容接纳,还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呢?
两天的报告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做终身阅读者。做一个阅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明人,在某种意义上,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取决于人口中高趣味,读的比例人生有种种享受,读书是其中之一。读书的快乐一在求知欲的满足,二在与活在书中的灵魂交流三,在自身精神的丰富和生长要领略读书的快乐,必须摆脱功利,要从容的心境。要建设知识型社会,我们每个人就要开始养成读书的习惯,一个学校要发生变化,就要让老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发生根本的变化。
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用我的青春继续耕耘,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学习是最好的修行,以后我还将继续走在这条学习的路上,不仅学习专业的知识,学习领导力,还要学习如何和别人有效沟通,把所学的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让我的家庭更加的幸福,同时让我的孩子们更加的快乐,引领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