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现在的记忆中,我第一次想快点长大是在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那年六一儿童节,我们中班的小朋友表演的节目好像是折纸什么的,大班的哥哥姐姐们的节目是乐器,一群人各种敲敲打打的好不热闹。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我要赶紧长大上大班去过六一,我要去敲那个小姐姐的三角铁,嗯,就是三角铁。就这样在期盼中过了一年,我长大了一岁,上了大班等到了六一准备节目,没有三角铁!没有摇铃!没有手鼓!今年的节目是跳舞……这跟我期盼的不一样啊!时至今日,我都没有敲上心心念念的三角铁。
我上的子弟学校学生没有特别多,教学楼总共四层,东边儿的楼门是小学部,西边儿的楼门是中学部。记得那个时候已经上了五六年级,我家楼上的姐姐上了初中,那个时候就和小伙伴儿整天在想,我们赶紧上到初中吧,那个楼门里面出来的学姐们看着就不像我们这么幼稚。于是我长到了12岁小学毕业,成功从东边楼门转战西边楼门。然而,我并没有觉得自己长大了。
法律上规定年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定义为成人,我以为18岁生日后的第一天醒来,心理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成年了,我要丢弃掉曾经的不开心,要更乐观更丰富多彩的生活!但不是我以为我以为的就是我以为的,我还是正常吃饭睡觉上课,一成不变,按部就班。
三年前我25岁那年,公司一个21岁的实习妹纸跟我说感觉特别迷茫,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我突然想起来在我二十岁的时候,有一次和我的专业课老师聊天,我和他说“我二十岁了,还是很迷茫,我不知道未来要什么,不知道要选择怎样的工作,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的老师特别轻描淡写的告诉我,“很正常啊,我都25了,我也还在迷茫,不知道要什么啊”。那个时候我还特别欠的和他说“你25了竟然还不知道”。五年后,我就这样被五年前的自己打了脸。原来我25岁的时候,我也不知道!
原来,我曾经对年龄“寄予厚望”。
但是,不是我上了初中就一定解得开方程;
不是上了高中就一定说的好英语;
不是读了大学就一定学的会专业;
不是工作一年就一定能挣得到钱;
不是18岁一定会摆脱幼稚;
不是到了法定结婚年龄就一定会结婚;
不是到了25岁的人就一定不会迷茫。
但这又不是年龄的错。我知道如果你自己不愿意长大,没有人可以逼着你成长。也明白了,我现在的迷茫恐慌不确定,是因为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总是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却总在计划开始后不久阵亡。就像说了好久想要码字,却总是迟迟不能开始。没有谁能一口吃个胖子,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从现在开始。心情不好的时候记两个单词,有时比哭天喊地的抱怨来的有效。解决焦虑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开始做!
我曾对年龄“寄予厚望”,而如今我更希望可以努力,不辜负今后每一个年纪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