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停止你的无效努力!”“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明白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今生”……类似的劝解努力姿势的金句不绝于耳。里面的“明白道理、战略懒惰”比较虚拟,翻看热文里面也列举了很多,如无节制地刷朋友圈、追剧、打游戏……可放到长的时间维度里,“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上面三种行为最初也有关注朋友、影视和休闲的用意,怎么最后沦落成了“无效努力”?!到底什么是“无效努力”,为什么会出现,怎么预防和自检,本文将从以上三方面展开分析。
结果不理想时,付出的努力就叫“无效努力”。
通常,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我们会设置目标,挽起袖子加油干,借助方法工具,加上一些其他因素,达成了一个结果。简化为数学公式就是:
目标 + 用力+ 方法 + 其他 = 结果(注:公式里的加号,仅表示要素的累积,不表示线性关系)
其中,“目标”、“用力”、“方法”都是“努力”。
努力之前的目的都是正向的,比如刷朋友圈就是看看朋友们的近况、充实生活,渐渐变成了一个下意识的动作而已。
“目标”是目的的刻度,就是可测量的状态,比如刷半小时朋友圈。“用力”就是为了目标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拿起手机,打开朋友圈就是一种轻用力。“方法”就是指套路,借助的技术和工具等。“其他”指一些没有考虑到或不可控因素,比如干扰等。“结果”就是当前的事实状态,如刷朋友圈双眼疲惫,早睡的计划又泡汤了。
当“结果”抵不上“目的”时,说白了就是结果不理想时,付出的就是“无效努力”。
周五回到住处,辛苦了一周放松下(目的),于是准备看看两集《北京女子图鉴》,然后23点洗漱睡觉(目标)。打开优酷,注意力瞬间上线,和过往一样,两集看完欲罢不能,一鼓作气把更新的全部看完不说,能找到了花絮也都看一遍(用力、方法),恋恋不舍去睡觉时已经是凌晨2点了,躺下来瞬间开始自责,说好的只看两集、23点前睡觉呢(不理想的结果)。
努力无效的原因有四,目标不明,用力不足,方法有误,其他原因
一、目标不明
在我这里,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也是最需要智慧和经验的,特别是我之前提到过的任务分解。
做事情眉毛胡子一把抓,一次性多目标。既想抓鸡又想赶兔。讲真,同一段时间做好一件事情就不容易了。
不够清晰、明了的目标或干脆缺失目标,最终却想着去要结果,呵呵。
这次,我想坚持写作,第一阶段目标,先坚持3天,顺畅完成3000字的连续写作。
二、用力不足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了。
运动了一周怎么还不见瘦,君不见身上的赘肉是多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哪能这么快就还回去?坚持写作几万字读的寥寥,羡慕那些写了几次就点赞成千上百的,扪心自问每一篇都写得那么可读?还是清醒些,很多时候付出120%的努力还不定能成呢。
切割目标,建立小循环,大剂量用力,或有小成。
三、方法不当
在我这里,这是一个高阶的原因。很多时候是见事情就去做了,很少思考方法。碰壁了才会去想这是不是方法有问题呢。
比如有次培训中用影视素材,需要将选中片段的台词登记下来。4个2分钟的片段,我写了三个多小时,精疲力尽、头晕眼花,同事校验还发现了几处错误。后来,有个片段更换,另外一个同事负责登记台词。她20分钟就完美交稿了。交流发现,主要是做法差异。
我左、右耳各挂一个耳机,左耳听电脑影视原音,右耳对着手机麦重复台词,然后语音转文字,通过反复听来校验台词。演员语速快的地方,错误就比较多了。
她则关掉影视原音,用暂停键,一句一停地读台词,然后语音转文字,最后校验。整个过程,我是嘴巴、耳朵(双耳)、眼睛、双手都得跟着剧情紧张地配合调用,而她根本就不用耳朵,根据自己的节奏轻松完成了这个工作。把多线层的问题,分解成了单线层的问题去处理。这方法我服。
四、其他
对于一个影视剧零抵抗的人儿,请原谅我把这条归于其他吧。
追剧,本意是放松、消遣,看的时候一般只是简单地想着看看更新,或者吃饭的时候有个消遣,一不留神儿就被带偏了。这不光是意志力薄弱,更是电视剧太摄人心魄了!所以,多次掉坑里反复告诫,没有做好准备,不要轻易沾惹。
远离无效努力,请观察别人,完善自己
上面是我对自己无效努力的分析,不知你是否也中招?如果是的话,我这里有两粒解药,可以试用一下,观察别人、完善自己。
观察别人,既可以是沟通目标设置,更可以是交换做事方法。如果有幸看高手做事,那一定要好好珍惜,手脑全开,分秒必争。其中的“别人”,来自于古今中外、天上地下,哈哈。最简单就是身边同事朋友,度娘、专业文章和书籍啦。
完善自己,既是目的也是行为。做自己的镜子,不断反思和改进。比如,发现无效努力时候,懊恼、烦躁情绪之后,停下来想想、写写。目前简书里我的私密文章就有259篇,很多都是反思自己的,通过这次30天的写作计划,我也准备梳理一下让它们见光,如果感兴趣,敬请关注。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