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最近发生的几件小事情,让我想到了小朋友在玩耍的时候,如果发生了矛盾,我们大人应该怎么做。
事件1——两三岁小女孩之间的矛盾
和往常一样,带着两孩子跟老公一起出门。走到小区门口,见一堆人围在那里。走近一看被围住的是两个小女孩和她们的家人,一个妈妈抱着,一个婆婆抱着。
听了几句之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来婆婆抱着的小女孩抓了妈妈抱着的小女孩的脸(靠近眼睛的位置)。婆婆抱着的小女孩要大些,可能3岁左右,妈妈抱着的可能2岁左右。小女孩的妈妈算是个识大体的人,没有大吵大闹,只是在那里陈述事实,希望对方给到一个解决的办法。那个婆婆也没怎么说话,到是旁边的人,有的建议去医院,有的建议买点药。听了几句后我就走了,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因为我就是个旁观者。
事件2——5岁小女孩和3岁小男孩之间的摩擦。
这件事我不再是旁观者了,我算是当事人,小女孩是我家大宝。大宝去看在池塘边玩耍的弟弟,弟弟不让,动手扯大宝的衣服,大宝在从弟弟手中抢回衣角的时候把弟弟弄倒了。那个婆婆边拉她的孙子边说,“你大些的嘛,怎么可以这样”。大宝就说,“我又没动手,是他自己动的手好不好”。这时她才开始去说她的孙子,“你看你吧,去惹别人干嘛,你小些的嘛,怎么惹得赢别人”。她还在那里说,我们已经走远了,我没去说大宝的对错,到是大宝自己觉得委屈,在那里嘀咕了,我又没动手。这时我对大宝说了一句话,“所以妈妈也没批评你呀”。
事件3———13岁女孩和一个5岁男孩引起的风波
这件事发生好几天了,13岁女孩是我的侄女,我们一行人排队坐船。小男孩站在了她的后面,她可能误以为是她妹妹或者弟弟了,可能就推了别人或者说了什么。那边的大人很多,惹火了好几个,特别是其中一个60来岁的老头,感觉像是要动手的样子。这可不好了,我姐夫也是个急脾气,说:“你们什么意思呀,跟一个孩子稚气,欺负我们家孩子”,也一下子火了。那个场面一下子混乱了起来,好在我和我姐比较淡定,一个开导姐夫,一个去跟那边解释,风波才算停了下来。
就发生的几件事,我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在小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置身事外,把自己当成旁观者,在孩子自己没觉得有问题的时候,或是寻求帮助的时候,我们大人就是旁观者。不去评价,也不去干预。事情过了可以告诉自己的孩子,刚才什么是做对了的,什么是错误的行为。
其次:如果大人已经参与其中,那么我们也应该先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找到原因后。如果是自己孩子的错,让自己的孩子给对方道歉;如果不是,也让自己的孩子给对方讲明原因。
再次:经过上面两步如果都还没解决的话,我们大人再真的参与进去。
当然这些方法也好,做法也好,都更适合大一点的孩子,也就是孩子自己能够陈述事情的情况下。像发生的第一件事情,孩子还小,更多的就是大人在参与,但是大人在参与的时候,真的,真的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就第三件事发生以后,姐夫下了船都还在生气,说什么要去找那个欺负她孩子的人。姐姐就对他说,“你应该想明白一点,如果你的女儿一点错误都没有,对方至于那么生气吗”?我就告诉姐夫,是!今天这件事,你有和她一起,你可以“帮助”她,你能确定你时刻都在她的身边吗?如果不能,你更应该让她学会自己去处理这样的事情。
不管你的孩子是低幼龄,还是像我家侄女已经十几岁了,在她们与别人发生矛盾或是冲突的时候,请我们大人一定记得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去处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