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晨读材料分享了日本出口治明的《当机立断》,介绍了难以决策的原因、数字胜于雄辩和直觉。
难以决策的原因主要有害怕损失、高估难度和顽固的多余因素,比如考虑别人的想法等。而数字可以为决策提供很好的依据,通过开启检索计划、横纵对比,可以冷静对待事实,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如果有的时候,数字也无法给决策提供帮助,那就依靠直觉。
于是我想到了一句话“不要怕 不要悔”。
这句话展开可以说是“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当然对大大小小的决策也适用,出处已经没有印象,但在帮助决策上非常有用。
首先,不要怕。
不要怕可能有损失,不要怕可能有难度,因为在你决策时刻,这些损失、难度都是不存在的,如果行事得当,可能压根就不会出现,“不要怕”解决的是决策时的心理问题,干不干某件事的战略层面。
战略上不要怕,战术上却要高度重视。
想写作,不要怕,先写起来,哪怕只言片语也要开始写。然后就要去学习怎么写作,向书本学、向高手学,建立适合自己的写作系统,不断精进,不断迭代;
想投资,不要怕,账户开起来,小额投资动起来。然后就要去学习怎么投资,去听课、去请教、去尝试,积累经验,汲取教训,努力复利;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怕”有一个前提,就是问自己“这件事如果失败了,结果我是否承担得起。”比如写作,如果不是依靠写作谋生,那么就算最终证明我就是写不好,试试又如何。而投资,如果并没有余钱,却抵押唯一的房屋来投资,一旦失败,住所都没有了,这样的决策就坚决不可取了。
然后,不要悔。
其实,后悔也无用。
07年刚到北京工作的时候,宿舍边正有新楼盘在卖,8000。每天上班下班我们路过看到画面上绿水荡漾的失真广告,都很不以为然,“就这也敢卖8000!”4年后,我在它隔壁的旧小区里买了房子,2.4w。
说起来都是泪,可是也没什么后悔的,因为那个时候,我根本没有首付的钱。我们没必要为并不存在过的事情后悔。
人生最遗憾的事,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所以不要怕、不要悔,就算后悔,也宁可做过了而后悔,而不是因错过而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