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一段1分钟的车祸视频,在各大网站和朋友圈刷屏。
视频中,一名年轻女子晚上走斑马线过马路时,一辆汽车将其撞倒并逃离现场。
女子挣扎着想坐起来,又无力地躺下。直到第二辆车,从她身上碾过。
从被撞到二次碾压的1分钟内,10多辆途经车辆和约20名经过的行人,无一人上前施救。
行人中,有孩子、有老人,更多的是年轻力壮的路人。
他们看见了,却低头沉默,有人步履匆匆继续赶路,有人脚步迟疑,却什么都没有做,转身离开。
画面中,直到女子被第二次碾压后,才有一位黑衣男子站在了斑马线上,做出掏手机的动作,而视频也到此结束。
后来警方证实,这则真实发生的交通事故,造成女子当场死亡。
车祸视频发生后,国内很多人感叹:最关心的永远是网友,最冷漠的永远是路人。
有人评论,这个悲剧的二次碾压事件,是一次物理与人心的双重碾压。不仅碾压了被害者的身躯,更碾压了众人的良心。
我们的善良,到底去了哪里?
2
我小时候,一直跟奶奶在农村长大,直到初中,才随在城里工作的父母搬去了城市。
在农村的时候,我家常常会有一位亲戚,从北京长途跋涉,过来探望奶奶。
她在北京一所大学任教授,工作繁忙,但每年都会利用寒暑假,不远千里,坐火车转汽车再走一段沙土路,来到我们那个偏远的小村落,并带上自己的儿女,登门拜访。
奶奶在她的口中,是“恩人表姑”,奶奶是那个曾经在饥荒年代,分给她一口饭吃的人。
这位表侄女自小就是孤儿,被奶奶的一位亲戚收养后,做了童养媳,饥荒年代,很多人家中生活艰难,人们都袋中无粮,多一口人就要多一口饭,她被无情地赶出了家门。
奶奶收留了她,不仅帮她度过饥荒,后来生活好转,还让她和自己的孩子,也就是我的爸爸和姑姑们,一起上学。最后她很出息,考上了高中,又考取了北京的大学,成为村里凤毛麟角的大学生。
后来,她在北京学业有成,有了自己的家庭,但每年,她都会找时间回来探望奶奶,几十年风雨无阻,直至奶奶过世。
记得她曾经跟我说过很多次:丫头,你很幸运,你的奶奶真的是一个大善人,你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一定会受益终生。
3
在我的印象中,称赞奶奶善良的人,不止她一个。
奶奶初嫁过来时,爷爷父辈留下的家业很大,几乎大半个村子的田地都归他们所有。但爷爷是典型地主家的纨绔子弟,爱打牌爱游戏,不问家事,生活全靠奶奶打理。
奶奶不仅能干,还乐善好施,方圆几十里的农户,都喜欢跟她这位地主婆讨生活。
土改时期,政府根据田地、财产和名誉,为农民们化出身成分,我们家作为当地最大的地主,却没被归类为地主,只化了富农身份,原因就在于名声。
据说当时村子里大半村民都写了联名信,证实这家地主,不仅不欺压村民,还为村民们做过很多好事。
奶奶到底帮助过多少人?没有人能统计清楚。但有一件事,可以证明一二。
奶奶在92岁高龄去世时,因为我们全家已经搬离村子多年,并没有特意通知村子里的人,葬礼也是在城里举行的。
但葬礼当天,却来了几十位没被邀请到的宾客。
他们大多都是年逾花甲之人,都是村子里的老人们,有些人走路已经颤颤巍巍,有些已经头发掉光、口齿不清。他们都是在得知奶奶去世的消息后,拜托自己的儿女带上他们,来为奶奶送上最后一程。
还记得其中一位老人家,拉着我的手,泪眼婆娑:“你知道吗?丫头,你奶奶当年帮了我们多大的忙,我欠她的钱,欠的太多,欠她的情,就更还不完了······”
奶奶去世前两年,因为卧病在床,曾经吃了不少苦头,而邻居一户人家的老奶奶,虽然脾气出了名的坏,自私自利名声在外,却是在睡梦中过世的,没有遭到任何病痛折磨。
我那时跟爸爸抱怨: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奶奶这么好的一个人,最后临走时,为什么要遭受这番折磨?
爸爸说:人的一生很长,几年的光景,代表不了人的一辈子。
后来我才得知,那位老奶奶离世时,身边竟然没有一位亲人陪伴,死后的葬礼,也是在几位儿女的争吵撕逼中草草完成,场面甚是凄凉。
4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生就像匆匆过雁,你的一生所为,就是最好的墓志铭,能不能被人记住,无关乎财富,无关乎权力,而在于你的言行。
三国中,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告诫他:“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善良,本应该像马克·吐温说的,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盲人可感之,聋人可闻之。
它应该深存在你我心中,深刻在骨子里。我们的善意,本应该随时随地,畅快表达。而我们自己,在接受别人善意的时候,也应该心怀信任,毫不犹豫。
但如今的现实,却是社会越进步,人情越冷漠;生活节奏越忙碌,人们的心情却越麻木。
善良,变成了需要呼吁提倡的品行,这是何等讽刺!
韩国电影《熔炉》里有一句台词,曾经深深打动了我: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能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孔子说过,我们要以直报怨,其中包含了两重意思,一是要用正直的方式对待破坏规则的人,二是要直率地告诉对方,你什么地方办错了事。
面对不平和社会丑恶,很多人都会抱怨人情冷漠,但如果这种反省只停留在语言层面,没有人付诸行动,这样的抱怨就只是抱怨,没有任何意义。
没有人生来冷漠,更没有人,出生后就对这个世界充满恶意。他渐渐变得冷漠,是因为身边发生的事情,让他的内心越来越坚硬;他的心中充满恶意,是因为他没有感受到足够多的善意。
5
作为父母,我们要保护好孩子的善良天性,面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不良社会风气,给他们正确引导,教会他们分辨是非,什么是丑恶,什么是美好。
管仲在几千年前,就道出了善良的真谛:善人者,人亦善之。
那个被撞女孩的视频中,最初出现的路人,是一对母子。
孩子看到受害者躺在路上时,惊慌失措,紧紧得抱住了自己的妈妈,而妈妈也赶紧拽着孩子,离开了现场。
这是妈妈保护孩子的本能,只想展示给他美好的世界,不想让他看到现实的残酷和血腥。
但是,当孩子已经在猝不及防中,亲见了这个世界的真实。
父母应该怎么做?
是欺骗孩子,为真实和残酷辩解,让他们继续生活在真空里?还是让他们学会害怕,学会自保,学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未来充满不安和怀疑?
欺诈、虚伪、冷漠、暴力,与善良、温暖、包容、互助并存,构成了这个世界,所以生活才有黑有白,人生才有喜有忧。
如果因为害怕,只对孩子展示世态炎凉的一面,成年后的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自然学会了用冷漠和虚伪处理问题。
而冷漠相对,绝不是最好的答案,从小培养他们心存善意和信任,未来的世界,才会因他们的善良,和他们的勇敢存在,变得更美好。
Angela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