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学生时,我们经常会问学生:你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生答曰:学习。然而,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怎么学习?又学到了什么?好像都比较模糊。学生为了应付老师,老师为了让学生有个好成绩,老师在口干舌燥地讲,学生在日复一日地学。学生把学习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没有激情,没有目标,没有想法。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比较常见。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今天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这篇文章,真正回想起这么多年的教学现象才觉得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知识好像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最好能够尽快地摆脱它。br>
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老师们经常在办公室里感叹:看着多么聪明的一个孩子,为什么就是学不会呢?我想:在感叹,埋怨学生的时候,如果能回过头来进行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或许就会找到答案。叶澜教授曾说过:写一辈子教案也不可能成为名师,而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里的反思不只是课堂教学环节的反思,更是我们教学方法的反思。 我们经常认为:让学生把老师说的知识点记住,把文中的主题思想背下来,等用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用,就可以了。但很多时候学生会令我们失望。背的滚瓜烂熟的东西出现在考试卷上又什么都不会了,这种现象非常常见。这就是本文所说的: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 就是知识没有加以运用(首先是用来获取新的知识)。这样的结果就是:老师教的累,学生学得烦。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我们经常探讨的问题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那我们的工作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的建议是:“请你努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它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知识不是“货物”,而是生活的再创造。文中鲜活的例子再次证明:只有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自己体会到自己努力思考收获了成功的那种快乐后,才会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有这样一个内容:那次玩得真高兴,刚开始让学生说习作内容的时候,学生都感觉比较难写,有些学生干脆比着同步作文照抄,而且写得乱七八糟。面对这种情况,我有一节课带着学生一起玩了一次“击鼓传花”的游戏,玩游戏之前,讲清楚规则和要求,并告诉他们要仔细观察在场的同学的动作和语言。那节课同学们玩得很高兴,作文写起来也非常生动。
在教学生活中,特别是语文教学,很多教师认为:语文要背的东西很多,只要背得多了,学生自然会写了。今天读了这篇文章后,让我更加确信:记到脑子里的知识只是临时储存在脑子里的“货物”,如何让学生把这些“货物”进行“灵活周转”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思考,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每一个儿童都有很强的可塑性,让我们为了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努力用自己的思维推动孩子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