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我写手账多久了?我大概会说,小学六年级开始,至今断断续续,今年正式认识并继续坚持起来的!
相遇
第一次接触“手账”是在小学六年级,当时我们不叫它为“手账”,而称之为“采蜜集”,通过名字就可以知道它的功能是什么了——收纳各种好的文章资料集成一册。
当时的手帐本上,有报纸剪下的图案,有自己画的小画,还有摘抄的优美句子等。六年级一整年记了一本,可惜的是,没能保存下来。
但是,这一年的记录,激发了我对手账强烈的兴趣,之后也一直保持着写写画画贴贴的爱好。
唯一保留下来的,只有高中的一小部分,因此也显得甚是珍贵。
高中的语文作文,需要我们阅读和积累大量的素材,所以,除了以上的唯美系列之外,就务实和应试而言,也另外摘录了几个本子。只是,高考结束后就送人了,所以这些也没能留下来!
和手账相遇后,那颗跳跃的少女心,找到了安静地享受当下的快乐,就这样,入了坑,就不放手了。
相识
真正接触“手账”这个专有术语,是在2016年的年底,也就是上学期期末,那个时候才发现和知道,原来这就是手账,而且还可以有那么多的花样:日记记录日常,作为时间管理的工具,拼拼贴贴……
进而关注到不少手账达人,真的是看一个爱一个,各种手账工具也在那个时候入了一件又一件。
回想起自己以前做周计划时的情况(每日一写,计划的情况和完成情况基本不对搭,也总是会忘记记录),这一次,我决定开始以“周总结”的形式写一个系列的手账。于是,处女周手账就诞生了!
我把一周分成了三大块,分别是:生活,健康和学习。也相应地画上了一些框框和简笔画做点缀。
磨合
几次这样的周手账之后,我发现这件事和我的初衷有点背离了——我是为了更好地记录生活,检查自己的习惯完成情况,而不是为了赏心悦目花时间去研究美观与否的。
带着这样的一个思考,再一次把周手账体系做了改良,于是就有了第二个版本的处女作。
和第一版相比,检查习惯坚持情况的目的达到了,但是记录生活的部分还是欠缺,略显枯燥。于是第三个版本也氤氲而生了。
第四版
第五版
第六版
第七版。也就是目前最新的一个版本。
就这样,在不断地调整中,我记了半年,25周。在做周手账的这段时间里,我意识到,别人笔下的精致得具体到每一天,每一个时段的计划表并不适合我。我需要的是一个辅助自我管理的工具,而不是工具本身。
如果问我,你觉得怎么样记手账比较好呢?我的回答是:让自己感觉舒服的,适合自己的!
专注
最近做了一个决定,pass掉周手账,一心做摘抄。不是因为周手账不好不喜欢了,而是希望可以再次把重心放在练字和积累上。
我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点多,有点贪心了。我喜欢画画,喜欢英语,喜欢瑜伽,喜欢写字,喜欢舞蹈,喜欢收纳……但越是想样样都想学,就只会每样都潜入门,很难深入地精进下去。
专注于优先项,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取舍,可以提高效率,人也不会因为精力分散而那么累。
所以,接下来的手账,会在练字的前提下,进行选择性地摘录。就像这样的。
如果喜欢一件事,那么就去做吧!如果做着做着发现了更多喜欢的东西,那么不要为了坚持而坚持,适当地取舍,选择最喜欢最适合的选项,继续坚持吧!在投入的过程中,我们定会发现不一样状态的自己!
更多文章
我是萌果,95后姑娘,自我成长探索者
画走心的画,写走心的字
遇见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