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1.动机是不能直接进行限制的,否则,反而会激发对这件事的渴望。
2.看到动机背后的需求,再找到更有效的方式实现需求,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
这几节课一直在讨论动机。我们从内驱、自主、自我效能等角度讨论了如何在一件事情上建立动机,但你也许还会关心一个相反的话题,那就是如何消除动机。
我们强烈地想做一件事,并不总是好的。比如我们在理性上可以认识到某些行为的危害:抽烟、酗酒、从事高风险的投资...但仍然克制不住内心对这些行为的渴望。这部分动机反而是你不想要的。
你也许尝试过很多方法消除过这种动机,但我猜它们很可能收效甚微。不管是想劝别人,还是劝自己放弃这些动机,我们常常是“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你很难强求自己对“正确”的事产生动机,也没办法消除对“错误”行为的渴望。关于如何对待那些你不想要的动机,这节课我们就展开聊一聊。
限制增加诱惑
你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情是:你越想限制一种特定的动机,越是可能带来反效果。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太强烈地限制一件事,反而会增加这件事的诱惑。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用自己做个实验。找一块饼干放在自己面前,边听课边告诉自己:课程结束前,不可以吃这块饼干。现在你有没有发现,你的兴趣已经集中在这块饼干上了?其实,在我给你这个限制之前,你本来对饼干没有任何兴趣,现在你却克制不住地思考:它是什么味道呢?有没有可能偷偷地吃一小口呢?...就算你忍到课程结束,结束之后,也会迫不及待地吃掉它。
你看,限制反而激发了你更强烈的动机。这是因为,限制是通过理性的力量,也就是系统 2 完成的。而事情本身对你的吸引很可能是在系统 1 的层面上。前面课程讲过,系统 1 对风险是敏感的,它会自动地、难以控制地,被那些“危险”的禁忌吸引。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刚开始戒酒的人,走到哪都会发现跟“酒”有关的信息。换言之,你限制自己做一件事的同时,其实开启了一个自动模式,反而会更高频地注意到这个刺激。
同时,当我们限制一件事情不能做的同时,也潜在带有一种暗示,叫做“这件事肯定做起来很爽”。这是前面讲过的框架效应。就像你在奶茶店看到一张告示,说:“招牌特饮,数量有限,每人限购一杯”,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虽然你并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好喝,但你是不是已经想来一杯尝尝看了?我们形成了一种自动加工的框架:一件事只有让人非常渴望、难以自控的时候,才会通过外部力量进行限制。反过来说,如果一样东西从外部进行限制,你也会自动相信,它存在某些特别的好处,吸引你前去一探究竟。所以,你在理智上越告诉自己“这件事不对”,反而会增加你的系统 1 跃跃欲试的冲动。
限制带来反抗
限制动机带来反作用的另一个原因,来自于人际关系。如果一个人强烈地限制另一个人,不允许做某件事,这种限制本身就为对方提供了一个动机:我要反抗他对我的控制。最常见的例子,前面的课程已经讨论过不少了,那就是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的限制。其实反向的限制也有不少。比如你现在是一个成年人了,风水轮流转,你在父母身上看到了一些你不能接受的行为。比如医生告诉你爸爸,为了健康不能再喝酒了,但他就是做不到,一有机会就想喝两口解馋。这时候无论你有多么严厉地告诉他,不许喝酒,他都要跟你对着干。有时候吵起来,他会说:“身体是我自己的,我怎么对它,你管得着吗!”你听,这不就是青春期孩子的翻版吗?其实,老人在这段关系要争取的,也是自主性。你对他的限制越强,他的反抗也就越激烈。
而且恰恰是因为你的限制,反倒合理化了行为的动机:老人要用这种行为争取自由、尊重,表达对生命的自主选择权。反而是没人管他的时候,他知道,这个行为的本质就是伤害身体、自我麻醉,动机并不怎么高尚。
有人说,那如果提高惩罚的力度呢?
发现了我们不希望的行为,就让他付出惨痛代价,这是不是能打消他的动机呢?要是这么简单的话,管理就不是一门学问了。我们前面讲行为主义的时候,讲过惩罚不一定适用于行为的塑造。对动机而言,惩罚的力度就更有限了。
举个例子,美国在一百年前为了降低酗酒带来的社会成本,颁发了禁酒法案。结果不但没能扭转人们对喝酒的态度,反而导致了黑市横行。酒鬼们从前只是喝酒,现在除了喝酒,还犯罪。惩罚的效果只是提高了违禁行为的成本,却并不能消除行为背后的动机。
而且,要实施惩罚,监管成本是很高的。如果目标是让一个人“做一件事”,监管成本相对较低,你看到他做了,就完成了。但如果目标是让一个人“不许做一件事”,除非有人 24 小时盯着他,否则他总能找到一些机会偷偷地做,防不胜防。就像我们上学的时候,喜欢把漫画书套上语文数学书的封皮,在老师眼皮底下看漫画。这种偷偷打破“禁忌”、跟人斗智斗勇的快乐,反而给这种行为增加了新的动力。
这就是为什么,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对于没有好处的动机,不能只是简单粗暴地加以限制。哪怕我们的出发点是正确的,最终的效果往往也会适得其反。
克服动机的另一种思路
那么,对于想要克服的动机,更好的办法是什么?我给你几个建议。
首先,看到动机背后更深层次的需求。需求没有好坏,无论你喜欢不喜欢,都必须承认它的存在。比如说,一个孩子偷零花钱,这么做肯定是错的,但背后的需求是什么呢?很简单,他就是想要钱买东西嘛。要钱,又没有赚钱的渠道,只好选择用一种错误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一个赚钱的正当渠道,比如可以通过做家务赚取零花钱。这样一来,同样的需求就可以带来更“积极”的动机。
哪些所谓“错误”的动机,会来源于哪些需求呢?前面我们讲过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你可以回去复习一下。一个人克制不住想抽烟喝酒,难道他的需求是损害自己的健康吗?显然不可能。
如果他是青少年,他的需求大概是为了追求自我的独立,故意破坏规则,要么是为了装酷,融入同伴圈子;如果他是成年人,他可能需要使用物质缓解一点压力,他的压力多半跟事业或孤独感有关;假如是一位中老年,正在体会衰老和生死无常的恐惧,他的需求就是自我防御,之所以停不下抽烟喝酒,因为这些行为在帮他用一种否认的防御机制隔离恐惧:“别听医生瞎说,我的身体好着呢。”
当你看到了这些需求,第二步,就可以去寻找一些更有效的方式实现它。
比如说,老人需要否认对衰老的恐惧,你不妨借机让他加强锻炼:“没错!你快把身体指标锻炼上去,让医生看到他错得多离谱!”这样一来,改变的方向就从限制他的不健康行为,变成了增加更多的健康行为。
建立新的动机要比消除已有的动机容易得多。而且你往往会发现,一旦新的动机可以满足当事人的需求,原有的动机自然就会被替代。就像前面偷钱的例子,假如一个孩子有了合理的赚钱途径,自然就不会再用偷钱的方式,给自己找麻烦。
虽然我这么说了,你可能还会担心:把重心放在发展新的行为,问题就会自然解决吗?万一负面的动机仍然存在怎么办?
比如,一个孩子就是喜欢玩手机游戏,哪怕父母理解,他的需求是减轻学业压力,也帮他拓展了其他的解压方式,他玩游戏的时间也只是稍微减少了一些,并没有停止。对此还想再做一点限制,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如果一定要做出限制,最好不是针对行为,而是针对行为带来的结果。
如何区分行为和行为的结果?打个比方,打游戏是行为,打游戏导致了作业没写完,这是行为的结果。如果看到孩子打游戏就揪着不放,像前面说的,这只会导致他用更隐蔽的方式打游戏,还会跟你之间形成对抗。更好的方法是制订规则,让他对“完成作业”这个结果负责。打不打游戏,他可以自己安排;但只要作业被耽误了,对不起,他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之前补上。
最后我还想提醒一点,“越限制,越产生吸引”这种机制,有时候也可以反向利用。
比如,你想培养健身的习惯,就可以限制自己,一开始千万别练得太猛稍微练几下就必须停下来。这时,你会发现自己还想再多练一些。有点像是饥饿营销,为了刺激购买,反而让一个东西轻易得不到。这是一种反直觉的思维,我们在后面的课程中还会详细介绍。
这节课,我们讨论了为什么明知道一件事是有害的,却无法消除它的动机。动机是不能直接进行限制的,否则,反而会激发对这件事的渴望。更好的应对办法是,看到动机背后的需求,再找到更有效的方式实现需求,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越想改、越改不掉”的负面动机?你的家人朋友呢?这节课有没有给你一点改变的灵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下节课,我们来讨论关于归因方式的思考。一件事发生了,我们会怎么给它找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