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两天跟北京各路神仙牛人大咖交流请教,可谓脑洞大开,廖廖数语,直指问题本质核心,还带解决路径,令人兴奋不已。偏安三线城市已久,人若温水青蛙,对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察觉迟钝,舒适区呆太久,缺了激情、创新和奋发的动力。从牛人大咖身上,我们去找自身差距,深感惭愧。
一线大城市为什么工作节奏快、要求工作高效?因为见一面不容易,路上来回得两三个小时。因此,在有限的见面沟通时间里,都直达主题,直指核心,没有多余动作。它不像三四线城市,喝杯咖啡,畅谈人生理想风花雪月闲扯数小时。这对一线大城市拼命工作的人是一种奢侈的行为。
以上是我今天在朋友圈发的两则微信。
许多人害怕变化,是因为不敢承担变化带来的风险,因此宁愿选择一尘不变的生活轨迹。我的一位朋友每次见面都善意劝诫我别瞎折腾,人到中年输不起。
而我无法承受没有波澜的生活状态,生活若一潭死水,我情愿在烈火中重生,也不愿在平淡里死去。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从前固有的商业思维、商业模式和赚钱逻辑,现在不管用了。过去我们讲奉献苦劳,现在的90后希望玩着玩着把钱挣了,他们眼里没有套路,总是出奇不意猝不及防。
变化本身不创造价值,变化背后带来的认知迭代和模式创新才具价值。《人人时代》提出“认知盈余”,今天和周会长拜会易宝支付市场总监、互联网畅销书《看见未来》的执笔、《轻营销》的作者唐文老师,他提出一个新概念:降低理解成本,令人耳目一新。
其实生活中理解成本挺高的。一件事跟一个人讲三遍五遍还不明白,这理解成本挺高的。人和人不同频,彼此用不同的语言体系对话,这理解成本挺高。再比如,企业家读书会强调“阅读改变认知,链接创造价值”。可不是每个人都理解,我们一直讲,但如果会员理解不了,那理解成本挺高。
什么叫“降低理解成本”?举个例子。有一本书你看不懂,理解不了。找作者来讲,帮你理解。很多音频栏目,比如樊登读书会,年费不到365,一年52本书,你不用看,听他讲,这是降低你的理解成本,也是典型的“懒人经济”。过去人们看书,现在可以听书,这就是变化。
与唐文老师交流了近一个小时,他谈到罗辑思维的《得到》APP和喜马拉雅、十点读书等知识付费类产品的区别。罗胖对那些在《得到》平台讲课的大咖,用产品研发的方法,对大咖的课程重新架构和设计包装,用一种用户乐于接受的方式兜售,这样知识的附加值就出来了。
唐文老师用“借尸还魂”来形容商业模式。他说任何款产品的创新都要寻找到它的前世,即“魂”,创新的形式是“尸”是今生。
这就是变化。显然,中国式众筹创新的方法论,也是一种变化。
让我们拥抱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