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人人生而孤独,但是如果你能够在孤独的时光中,始终坚持努力成长,进行丰盈精神的沉思,你就能够找到让自己脱胎换骨的力量,你就能变成更好的自己。
本书作者复旦名师陈果,她在教授思想品德课时谈论孤独与寂寞的视频被上传到网络上,引起了疯狂转发,一周播放超过3000万次,许多网友称她的思想就像清流滋养心灵,“一语惊醒梦中人”。她的课也被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复旦课程”之一。
陈果将自己十多年来教学与思考的成果汇集成这本《好的孤独》,探讨了死亡、孤独、朋友、真诚等话题,对于现代生活具有很大的启示性。
下面,让我们走进这本书,走进孤独,发现自我的秘密。
01
真诚面对自我与他人
每个人都期望自己是完整的,美好的,但是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有缺憾,都有内心中无法面对的部分。当这些自我的“阴暗面”出现时,我们总是一时间无所适从,无法解决又难以接受,只好盖上遮羞布,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而选择逃避或无视。
然而,想要摆脱人性的弱点,唯一的途径就是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而内心走向强大的第一步就是真诚地面对自己,诚实地看清自己。
就像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一个故事。一个哲学家和一个画家共同在皇帝跟前做事。哲学家才华横溢,深受皇上赏识,画家却因此怀恨在心。在哲学家生日那天,画家主动提出要为哲学家画一幅画像,故意将哲学家画的其丑无比,并且将画像示于众人,以此来羞辱与嘲讽哲学家。皇上大怒,想要惩罚画家。哲学家却说:“画家画的那个丑陋的人确实是我,而我终生都在与这个丑陋的自我做斗争。”
画家一直活在仇恨之中,从未向内反思自我,只图逞一时之快,而哲学家就是因为敢于诚实而清醒地面对自己,所以能够坦然而自在地面对他人的指摘,因为坚持不懈地自我反省,终生“与自身的魔鬼做斗争”,所以能够不断完善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味地自欺欺人,对自己说“善意的谎言”,看似保护了自尊心,实则阻断了自己进步与完善自我的道路。这不是自爱,而是出于内心软弱的自我麻痹与毒害。
那么怎么样才是真诚地面对自我?怎么样才是真正的自爱呢?
作者指出,善待自己意味着不自欺,自爱要做到“改变我能改变的,领受我改变不了的”。
在看清自我之后,我们就能够选择做最真实的自己。不用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和主流的要求而委屈自己变成不喜欢的样子,也不要为了掩饰自我的缺陷而拒绝改变与成长。只有真诚面对、尊重、接纳自我的本性,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在面对他人的时候,我们同样也要做到真诚坦率。
我们有时候觉得善意的谎言可以保护他人免受伤害,但是却让他人受到了”不被信任“的伤。
比如,作者提到自己读大学的时候喜欢和家里人“报喜不报忧”。而作者的妈妈却告诉作者:“作为你身边最亲密的人,我最想了解的是你的真实情况。哪怕我会跟着你痛苦与烦恼,甚至也帮不上什么忙,但是我依旧想从你这里知道事实,和你一起分担。”
作为朋友,家人,最在意的往往不是要因为你承受多少痛苦,而是得到你的信任,给予你支持,毕竟这才是朋友与家人真正的意义。
当然,在面对他人说真话的时候,也要注意说的方式。同样一件事情,用不一样的讲述方式,有着完全截然不同的效果。
举个例子,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小故事。一个小男孩问一个被领养的小女孩,亲生的孩子和领养的孩子有什么差别。小女孩回答:“妈妈说亲生的孩子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领养的孩子是从妈妈心里生出来的。”
这样,这个妈妈在面对领养的尴尬问题时,既坦诚地让小女孩了解了领养的真相,又用充满智慧的话语让她得到满满的爱意。生活中我们也应当出于真诚,运用智慧,让别人了解真相的同时得到最小的伤害。
02
一个人的孤独,两个人的孤独
找到真正的自我的最好方式就是走进孤独。因为孤独时,我们才会和自己对话。
首先,我们要分清楚,孤独不等于寂寞。寂寞是难以忍受独自一人的无聊,无处寄托与排解的空虚;而孤独却是因为灵魂的丰盈而自发远离人群的诗意栖居。孤独时,我们能够在自己的精神家园自由地流浪,卸下伪装的“面具”,成为真正的自己。
其次,我们要明白,孤独不可耻。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来说,社交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意味着人脉、资源、人气等等。因此,孤独往往被定义为不受欢迎,难相处。但是,作者指出,孤独并不可耻,相反,适时的孤独能够让人更好地了解自己,找到更好的方式面对世界。正如古人提出的“慎独”的概念:远离人群,进入自己的小小世界,和自我相处,得到真正的自我关照与反省。
独处时是读书与思考的最佳时光,深刻的思想往往在孤独中孕育。远离拥挤的人潮,你的生活将会自成一个世界。
就像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位九十二岁的老人,虽然每天都会看见月亮数十载,但是直到如今,每每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抬头仰望苍穹时还是会深情感叹:“今夕何夕?月出皎兮!”
这个老人因为独处而更懂得生活的真谛,保持对于世界本真与单纯的感动,因此能够领受生活的自得与美好。
很多人误解孤独意味着没有朋友,作者却认为,只有那些时常孤独以自省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珍贵的朋友。
作者提出了著名的“朋友无用论”,认为真正的朋友是无用的,他不是你苦闷情绪的垃圾箱,不是带来社交资源的所谓“人脉”,不是你的陪衬与附庸,而是相互理解,互相付出爱与关怀,互相分享思考与美好生活的灵魂伴侣。
就像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朋友之间相处出于信任与纯真,不沾染利益,朋友之间的心领神会就是“执手相看无语,却心事了然”,不需要太多语言,就知道你明白我、我明白你,因为你懂。
两个人之间相处的最好状态也需要适当的孤独感。
“朋友”带来的不是热闹,而是自在与静谧,是两个人的“共同独处”。呆在一起不用担心冷场而没话找话,不用顾及对方的眼色而斟酌言辞,你可以完全成为自己,或是陷入沉思,或是彼此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探讨。
真正的朋友,不是实用品,而是奢侈品。他会让你感到,两个人独处的妙处甚至胜过了一个人独处的妙处。
03
换一种活法让自己找到真正的幸福
或许你有某些时刻,会陷入莫名的空虚。不管你在别人眼中是多么光鲜亮丽,多么令人羡慕,但是你找不到内心的归属感。别人都说你很幸福,但是只有你自己知道,我不幸福。那么,人到底是为什么活着呢?
作者指出,当你迷失的时候,不妨换一种看法。
首先,作者重新定义了对于成功的看法,她认为成功应当分为“成就外功”和“成就内功”。
“外功”指的就是外在于我的东西,包括物质上的,比如说房子,车子,以及无形的比如说修养,容貌。
它们都是或多或少可以用钱买来的,但是本质上我们无法永久拥有,因为我们终将老去,当你不存在了,这些也将失去意义。
而“内功”指的是那些内在于我们的东西,真正属于我们的永不流逝的东西,也就是心灵、精神、灵魂、人格。因为“人格力量超越时空。即使有一天,人不在了,人格还在,魅力还在。”
作者认为,最高的成功其实是内心的幸福,而内心的幸福往往是源自于真正属于我们的内在德性与价值,外在的事物总是容易消散的,因此很难带给人深刻的归属感。
就像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尔伯特·史怀哲博士,他主动放弃了殷实富裕的生活投身于非洲的医疗救助,长达50年。虽然他没有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但是他凭借着内心的力量与价值获得了恒久的幸福。
还有一些不幸福是源于生活的重负,作者提出换一种看法,这些重负其实也是一种恩赐。
作者在书中提了一个西西弗斯与巨石的故事。西西弗斯因为触犯死神而被判处严厉的惩罚。他需要日复一日地花全部力气将一块巨石推上山坡,但是当他好不容易到达山顶,巨石又将轰隆隆滚回原处,一切都将重头再来。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西西弗斯,承受着生活的重负,日复一日地艰难前行。而生活的重负源自哪里呢?作者认为源自于人对于安全感的渴望。不安感就像鞭子,鞭击着我们不断向前奔追寻更多的安全感。
这些苦难是我们避无可避的,也没有必要去躲避,生活总是苦乐参半。
正是那些琐碎的苦难能够锻炼我们坚毅的个性,唤起我们对于平淡生活的珍惜,将人类的情感磨砺出珍珠般的光彩。正如尼采所说:“凡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
当你的人生陷入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不妨换一个看法,换一种活法,毕竟人生的最高利益不过是让自己得到真正的幸福。
04
心安则为之
处世是一门大学问,而人在与世界相处的过程中,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那就是心安。
提到道德规范,我们往往觉得它很重要也很必要,但却不免有束手束脚之感,因为它看起来是压抑了人的欲望,意味着要你做出一些利人而舍己的事情。
而作者提出,道德不应当用“利他利己”来衡量,而应当用内心的准则来衡量,这一内心的准则就是你独自一人扪心自问时,是否感到心安。真正的道德出自于人性本质中的善,当你出于感同身受的恻隐之心去坚守道义、帮助他人时,他人与自我建立联结,“利他”的过程中实现了精神上的“自利”。
我们也没有必要逼迫他人行善,因为出于压迫而行的道德往往不过是伪善。
作者在提到爱的时候说:“一个人的‘善’不是奉献给他人,而是最终奉献给了自己的‘良心’”。一个人付出了越多的爱,他的内心就越安宁,他的灵魂就越丰盈。
比如书中提到的苏格拉底,他一生孜孜不倦向青年人传播真理与德性,却被诬陷为异端而判处了死刑。友人都劝说苏格拉底逃往国外避难,并且帮他打点好了一切。
但是苏格拉底却断然拒绝,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刑罚。这是因为他心中怀有大爱一片赤诚,哪怕牺牲自我也甘之如饴。这就是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完美结合,苏格拉底在成全世人的同时也得到了内心的安然,以及自我精神价值的实现。
而作为普通人,我们很难像苏格拉底那样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么我们还需要心怀大爱吗?作者的回答是:我们应当用大爱,做小事。
正如特蕾莎修女在接受诺贝尔和平奖时对“如何才能促进世界和平”这一问题的回答:“回家,并且爱你的家人。”
怀有对这个世界的大爱,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免去许多的困惑与杂念,然后将这份爱落实到身边的人、事、物上,长此以往,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最后,除了爱,道德,每个人都终将面对死亡。我们选择如何看待死亡,就决定了死亡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那么到底要怎样看待死亡,怎样排解对于死亡的恐惧呢?作者提出了两个观点。
第一,站得高,看得远,追寻生命的顿悟。
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未知。死亡就像一座大山一样横亘在我们面前,不知道山后面是什么,让人无所适从。
但是如果你站的够高,你就会发现死亡不过一座山峰,纵使很高大,但我们终将越过这座山峰,迎来新的风景,生命并非被死亡终结,只是将以另外一种形式存续。
这样,我们就能摆脱对于死亡固有的畏惧,得到释然。
第二,与其计较生命的长短,不如让有限的生命充实丰满。
有些人对死亡感到恐惧是因为它恒久的空虚。但生命终究是有限的,那就让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价值与意义,让自己今生了无遗憾,那就再也不会害怕死亡带走时间。因为你已经得到了内心的安宁。
以上,就是本书的精华内容。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自然地成长,我们知道的更多,经历的越来越复杂,会发现一些黑暗面,同时会日渐衰老。我们也必须要依靠一己之力面对世界,自建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到经济的独立和精神的独立。
经济的独立,意味着物质的自给自足,无需他人供养。
精神的独立则指向独立的自我判断,选择和创造的能力,不被他人主宰,做到自我反省,自我审查,能够自立于正直的本性,留一颗赤子之心。
当我们变得成熟后,我们的开心和快乐都会变得持久从容,是一种豁达大度,无所计较的开心,得意时不显摆,失意时不抱怨。
就像一位禅师说的:“幸福不在于得到多少,而在于计较多少,计较得越少越幸福”。当你什么都不计较的时候,又哪里会有怨念。
当一个人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他就总是开心,就会生活长乐。
就算生活有波澜起伏,有令人失望的不如意,但成熟的人往往会因为自我心胸越来越开阔,对欢乐的要求越来越朴素,反而会过得更好。